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疑罪从无应成案件审判常态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作者:王婧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要:从一审死刑,到重审死缓,再到改判无罪,陈传钧当了10年“逃犯”,打了5年官司。昨日上午,这单过去多年的抢劫杀人案终于宣判,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定,对陈传钧犯抢劫杀人罪的指控证据不足,本着疑罪从无的刑法精神,宣告陈传钧无罪。(8月18日 《南方都

从一审死刑,到重审死缓,再到改判无罪,陈传钧当了10年“逃犯”,打了5年官司。昨日上午,这单过去多年的抢劫杀人案终于宣判,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定,对陈传钧犯抢劫杀人罪的指控证据不足,本着疑罪从无的刑法精神,宣告陈传钧无罪。(8月18日 《南方都市报》)

立足刑诉法视野,疑罪从无理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恪守疑罪从无理念,能够有效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避免公民个人权利遭受戕害。应该说,陈传钧因证据不足被判无罪,就是坚守疑罪从无理念的典型个案,对于今后刑事案件的裁判,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长期以来,一些冤假错案的发生,往往都是在证据方面存在瑕疵。比如,佘祥林案、赵作海案、呼格案等等,都是在证据缺乏“三性”基础上,就作出了判决结果。十八大以来,之前很多冤假错案被纠正,疑罪从无得到了深入的贯彻和实施。根据统计,在近几年纠正的12起重大冤假错案中,仅有2起是因为出现了真凶,而另10起则是因为“证据不足”而纠正的。发生在广东的这起案件恰恰既不是“真凶再现”,也不是“亡者归来”,而是秉持证据裁判、疑罪从无的原则作出的证据不足宣告无罪的判决。

然而,在惯性思维中,很多人对疑罪从无并不认同,而是坚持有罪推定思维。也就是说,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具有不愿坏人逃脱法律惩戒的朴素心理,害怕存在“漏网之鱼”。当然,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却可能对公民个人权利造成误伤,甚至酿成不可弥补的悲剧。更为严重的是,坚持有罪推定理念,不仅可能制造冤假错案,还会变相鼓励酷刑与逼供行为。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罪名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同时,在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诸多司法解释中,也不断重申贯彻疑罪从无原则,让每个刑事案件都能成为铁案。应该说,报道中的陈传钧最终被判无罪,就是恪守疑罪从无理念的结果,从而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

或许,对于舆论而言,犯罪嫌疑人走上法庭,就会被认为“有罪”。而且,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前置工作”,也对案件的最终裁判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过,对于法院而言,其并不应该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是应该恪守疑罪从无原则,用证据和法律做出公平公正的判决。当证据存在瑕疵,当对犯罪嫌疑人的指控不能成立,无罪裁判结果的出现,应该被公众以及被害人家属所认同和接受。

公民权利面前,需要良性的制度设计,做到尊重人权、保障人权。从曾爱云个案中,我们感受到了“疑罪从无”原则的落地,这说明了司法机关办案理念的转变。无罪判决的做出,无疑凸显出了公检法之间相互制衡的本义,彰显出了证据裁判理念的重大进步,对于刑事案件的裁判具有示范作用。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尤其在刑事司法领域,更应该通过疑罪从无原则捍卫公平和正义。肯定的说,在不断推进司法公开的当下,疑罪从无必将成为制度正义的基石,让公民个体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责任编辑:王婧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