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法规制度不容“破窗效应”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徐杨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7-09
摘要:CFP供图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日前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监督检查,落实监督制度,用监督传递压力,用压力推动落实。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

法规制度不容“破窗效应”

CFP供图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日前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监督检查,落实监督制度,用监督传递压力,用压力推动落实。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一个房子破了一扇窗户,如果得不到及时修补,过不了多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这就是犯罪学上著名的“破窗理论”。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社会环境中,譬如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往往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抛掉手中的垃圾。同样,该理论也适用于政治领域,比如法规、制度。

“破窗效应”于个人而言,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吃点拿点没啥,只要不落腰包”,这就是一扇无形的“破窗”,许多人正是从一顿不该吃的饭、一份不可收的礼、一个不能接的红包开始,胆子和胃口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个人的“窗户”全破,沦为腐败分子;于群体而言,一头偷吃庄稼的牛,如果行为没有被及时制止、惩戒,就是一扇“破窗”,它对牛群里其他的牛带来示范效应,诱使同群效仿,甚至变本加厉。

个别干部的违法乱纪没得到管束,其他干部就会获得某种心理暗示,从而形成“一人违规,众人随之”的局面;于法规制度而言,一次钻空子的行为就是一扇“破窗”,假如没有引起重视,听之任之,长此以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便成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不论你的窗户设计有多美,一旦被逐一击破,风能进来,雨能进来,小偷也能进来,家就没有安全感。防范“破窗效应”,首先要把你的“窗户”修牢,让“破窗者”无从下手。无规矩不成方圆,法规制度不是“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捏扁搓圆悉听尊便;法规制度也不是“自助餐”,想吃啥就吃啥,想不吃就不吃。法规制度应该是一条条带电的“高压线”,是孙悟空也翻不出的“如来佛手掌心”,法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搞例外。投射到法规制度建设上,应当预想周全、设计合理、消除盲区、设定“红线”,让投机分子无机可乘。

其次,要重视第一个“破窗者”,当“破窗”出现,就要及时“补窗”。法规制度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当初设计得再合理,上线运行过程也难免被抓缝隙、钻空子。就像电脑的系统软件,总是要与形形色色的“黑客”斗智斗勇,需不断打“补丁”才能安全运行。只有能够及时发现并补上第一扇“破窗”,才能防止事情向坏的方向继续滑行。就像权钱交易,都有“第一次”,如果能够做到露头就打、现行就惩、及时棒喝,就可以防止小错酿成大错,既挽救干部本人,又防范个别行为影响他人,产生滚雪球效应。此外,防范“破窗者”不妨装上“摄像头”,扩大、信任公众监督,让企图逾越法规制度的行为无所遁形。

中纪委、监察部深入纠正“四风”,从一个个重要节点入手,从一件件小事抓起,就是防范“破窗”之举,成绩有目共睹,得到公众普遍认可,再次说明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之重要性。

责任编辑:徐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