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8-30 9:45:28 关怀弱势群体保证公平正义
民事审判中的弱势群体,是指由于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性别、年龄等原因在诉讼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
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是保证公平和正义的重要举措。在调整社会各阶层人群的法律关系过程中,只有对相对弱势群体予以充分帮助,才能将宪法条文上的平等演化为实质上的平等。
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也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目前,弱势人群的生存发展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应努力将弱势因素对诉讼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并通过法律这一调节器,把诉讼涉及的人身权、债权等调整到一个相对平衡状态,体现法律公平和社会正义,使弱势群体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是社会进步的充分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弱势群体充分享受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正在逐步实现。这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实际审判中易遇到几类问题
从民事审判实践情况看,弱势群体存在诉讼难、诉讼效益低下、诉求偏差多、诉讼案件执行不力等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被诉讼费用困扰的现象有待进一步关注。妇女、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下岗职工在遇到赡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养老金等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由于经济比较困窘,担心输了官司还赔上诉讼费,往往委曲求全,缺乏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勇气。
二是受立案程序之苦的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社会弱势群体一般法律知识比较贫乏,对立案程序和立案要求陌生,不少当事人往往来返多次还难以立案。他们一旦感到诉讼“门槛”太高,往往会放弃诉讼,从而失去从法律中得到公平的机会。
三是因缺乏法律知识出现诉求、应诉偏差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当弱势群体是起诉方时,往往诉求要求、诉讼标的失当;是应诉方时,则往往惊慌失措,难以运用法律来正确应对。
四是案件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从目前民事案件执行机制看,按审判时间次序进入执行程序,难以满足弱势群体对获得执行的迫切渴望,往往给当事人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五是延伸关怀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案件审理和执行完毕,并不意味着完全结束。从实践看,民事案件审理目前还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案件判决合法不合情理,从事件整体及其相关性看缺乏合理性和人文关怀因素;二是案件判决合法但不利于社会稳定。如一些动拆迁、纠纷、离婚等案件来看,案件本身的审理难度不大,但如果机械地照搬法律、法规进行审理判决,往往会留下影响社会稳定的后遗症。一些诉讼后弱势群体依旧处于生活无着落、居住无定所的窘迫境地,引发集访、上访,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其中个别人铤而走险,对社会进行报复,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创新工作切实关怀
要在民事审判工作中凸现对弱势群体的强势关怀,需要我们在工作思路上拓展、在机制体制上创新。
对策之一:建立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机制。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规定,努力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确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把开展司法救助作为法院一项常规性工作,使救助成为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的“连心桥”,为弱势群体解疑释惑的“开心锁”,维护社会稳定的“缓冲器”。
对策之二:建立弱势群体的诉讼指导机制。对涉及老、幼、残、弱人群的诉讼案件给予全过程指导和帮助,主要包括诉讼程序指导、诉讼请求指导、诉讼标的指导、诉讼风险指导等。
对策之三:建立弱势群体案件优先立案、审理和执行机制。一是优先立案。开辟诉讼绿色通道,采取口头形式立案、电话预约、登门办理立案手续等。对涉及赡养、民工劳动争议、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军属家庭等弱势群体和特殊对象案件,给予优先受理、当天立案。二是优先审理。能够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则快审快结;根据案情需要,引导当事人及时申请财产保全、证据保全或先予执行。三是优先执行。对弱势群体的执行案件一律优先执行,不受审理时间次序的限制。对弱势群体实施不预收申请执行费制度。
对策之四:建立对民事审判中弱势群体延伸关怀的机制。法院工作应从弱势群体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考虑,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工作范畴,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机制。如与妇联携手,进一步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与房地部门沟通,让困难家庭居者有其屋;与动迁、信访部门密切联系,及时协调由于动拆迁安置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李群/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法院)
《华东新闻》
法治动态检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