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9-9 10:09:50 信息爆炸时代,虚假信息也满天飞,而且借现代传媒大行其道。假婚介通过报纸广告骗钱的事已经不是新闻了,但近日看到一则相关报道,还是颇觉新鲜。
西藏杨女士被海口的黑婚介骗了几次后,继续与17家刊登征婚广告的海口婚介所联系,每一家均寄上300元至400元不等,先后耗去6264元,结果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杨女士到工商机关投诉,海口市工商局专业市场分局负责人说,这些所谓的“婚介所”大都是黑婚介。执法人员去查过,结果发现有的是私人住宅,有的先后去了三次一直找不到人。言下之意,要查处这些黑婚介很困难。
果真有那么难吗?记者不以为然。黑婚介骗人的主要手段,就是在报纸上打广告,广告中必然留有电话之类的联系方式。这种联系电话,有时候需要拐几个弯才能联系上,但绝对不至于找不着。否则,那些人花钱打广告干吗?既然与这些黑婚介素昧平生的消费者能够一找一个准,拥有行政执法权力的政府机关反倒找不着,这岂不成了咄咄怪事?
假婚介仅仅借助媒体广告就能行骗,而行政执法机关居然无能为力,对受害者的投诉只能给予“尽力”之类的安慰性答复,这种怪现象所暴露的如果不是地方行政执法能力的低下,便是行政执法者作风不实,拿着百姓的钱不好好为百姓办事。
记得前几年北京街头“牛皮癣”广告泛滥,起初政府有关部门沿用传统的管理办法治理,结果毫不见效,后来采取了“按图索骥”的办法,抓着了就依法严办,果然灵验得很,基本上治住了城市“牛皮癣”。这说明,对这些游击战式的非法经营行为,不是没办法管,而是看你愿不愿意管。 (张建高) 新华网
法治动态检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