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提出建立反腐败体系新建议 60多位专家发表观点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25
摘要:提出建立反腐败体系新建议 60多位专家发表观点 2004-11-18 10:03:45 我国应当如何构建教育、制度、监督三个方面同时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16日至17日举行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苏州论坛"上,来自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国人大,以及

 




提出建立反腐败体系新建议 60多位专家发表观点

  2004-11-18 10:03:45


我国应当如何构建教育、制度、监督三个方面同时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16日至17日举行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苏州论坛"上,来自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国人大,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红旗出版社等单位的60多位专家发表了新观点,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于反腐败教育问题,清华大学教授程文浩认为,只有建立健全针对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体系、针对社会大众的廉洁教育体系,才能够形成坚实的廉政教育支柱。程文浩认为,我国的社会廉洁教育起步较晚,所以很多问题都需要从头摸索。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要教育群众和企业不但要管好自己,避免成为国家廉政建设的阻力和负担,而且还要成为其中的积极力量。教育的内容应当侧重于守法、诚信、道义以及公民在监督公共权力行为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等。二是教育的形式要活泼多样。三是要针对教育对象的年龄差别,实现梯次递进。例如,儿童争强好胜,应着重培养其公平竞争意识;在中小学阶段,应结合班干部选举、"三好学生"评选等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程序、透明和民主意识;在大学阶段,学生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可以相应地加强有关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守法、权力问责等方面的教育;在大学毕业前夕,则应当开展与公共权力有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和警示教育,同时教给学生们应如何妥善处理其步入社会后可能接触到的腐败行为等。

关于反腐败制度问题,著名学者胡鞍钢等人指出,反腐败本质上是一个制度建设过程。应该建立包括政府、人大、司法、监督机关、市民社会、大众媒体和国际行动者在内的"国家廉政体系",使腐败行为者要承担"高风险"而得到"低回报",从根本上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胡鞍钢等人建议,首先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内民主和监督。其次要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的作用,健全人民民主决策制度。第三要提高司法部门的相对独立性,如实行新的司法机构序列和司法人员制,例如,检察官制、法官制、律师制等,不纳入各级行政系列编制;各类司法机构应实行独立开支预算,不再列入政府行政经费预算序列;严禁司法机构经商或从事盈利性活动;严禁司法机构分享任何追回钱款。第四要加强国家审计监督功能,提高审计体系的效率。第五要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制度,使腐败成为"高风险低收益",如严禁公务员从事商业活动、盈利性活动和参与私人部门的活动;公务员必须如实呈报收入、财产,国家有权对其来源不明的收入和财产予以追回的权利;公务员退休后三至五年仍应按期申报收入以及财产;国家应保证公务员之后的退休金及医疗保险金,同时规定公务员因失职违法行为将自动取消上述待遇。

关于构建反腐败监督体系问题,清华大学副教授任建明认为,有效的监督制度安排必须要有三大要素,即:纵向问责+ 横向问责 + 透明度。只有群众对官员的纵向监督、部门之间的横向监督、公共信息公开化这三方面都同时得到了充分保障,反腐败的监督才可能收到显著成效。任建明解释说,纵向问责,即人民监督政府的制度并不总是有效。造成纵向监督失灵的主要原因是:(1)集体行动的搭便车问题;(2)国家和公民社会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3)国家的根本特性是公共权力的垄断性。横向问责的核心内容是使国家权力机关之间建立起分权制衡的体制。由于彼此之间必要的独立性,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权力机关能够超越其他,从而再拥有绝对的权力。然而,有了横向问责,也还存在一定的监督失灵。原因主要就是信息不对称。而且,随着现代国家事务的复杂化,政府对于社会事务,尤其是经济事务干预程度的加深,这种信息不对称程度还在加大。信息不对称,就使监督变得非常困难。正是主要基于此,只有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来提高信息的对称程度。(记者李灿)

新华网



 

法治动态检索

 

责任编辑:介子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