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7 10:04:24 不少在京外地人称《居住证》带来等级差别,也有专家认为符合人才多层次需求
人大代表高静波昨日提交议案,建议为在京工作的外地人才办理《北京市居住证》(下称《居住证》),其申领条件比此前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俗称“北京绿卡”)有所提高。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名在京外地人,其中不少人认为这种制度带来了等级差别,不符合北京开放的城市形象,也有专家认为,该证如果与原先的“绿卡”并存,符合北京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
“两会”召开以来,在京外地人问题多次引起关注。此前有关部门表示将废止“外来人员管理条例”,也有委员提出“外地人进京实行准入制度”,此次又有代表提出实施《居住证》。据了解,目前在京外地人已有数百万人,而截至去年年底,已有超过3万人办理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该制度自1999年实施,2003年扩大了申请人范围。
针对建议中的《居住证》提高申领者的门槛,有受访者表示,它将造成在京外地人因持证不同而分为三六九等,也有人担忧,北京的《居住证》条件比上海还高,这是否会限制北京吸引人才?但也有专家表示,《暂住证》取消后,《居住证》应与此前的“绿卡”并行,同时为其他人员办理“外来务工证”,三证并行,有利于形成人才梯度,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议案中称公安部门应为发证机关之一。据了解,北京警方尚没有接到相关通知。一名从事户籍管理的民警认为,《居住证》兼具《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北京市留学人员工作居住证》两证功能,表面看来,《居住证》要求更高了,但实际上,细化门槛也带来了更强的可操作性。
正方观点
《居住证》更靠近市民待遇
“这是个好事,意味着又向市民待遇靠近了一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后竹立家表示赞成设立《居住证》,同时建议保留此前设立的《工作居住证》(俗称“绿卡”)。
竹立家认为,就目前议案中所提条件来看,《居住证》的门槛显然比此前的《工作居住证》高一些,最好是两证并存,来京人员够哪个证的条件,就申领相应的证件,不断靠近市民待遇。另外对于普通的务工人员,假如暂住证取消,可考虑另设《来京务工人员证》,保证务工者公民权利和合法权益。三证并存,形成一定的梯度和层级。他认为,这并非对人划分三六九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机会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平等,所以这样的层级设置,更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
他表示,《居住证》的门槛较高不见得是件坏事,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人才向北京以外的其他省市流动,避免京城的人才扎堆现象。
反方观点
《居住证》让人感到不公平
“虽然对我这样的海归派来说是好事,但我坚决反对这个制度。”在京工作的陈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名在京外地人认为,《居住证》制度会带来等级差别,不符合现代社会开放的趋势。
普通人也应有相应待遇
作家阎连科表示,《居住证》一旦实施,固然会吸收大量人才,对城市发展有深远意义。但是修车的、卖菜的等等这些普通外地人也应享受到相应待遇。如果对那些留学的、艺术家等放宽政策,那么对他们也要有个说法。
是否会造成等级分化
在京工作三年的广告公司员工李延晨认为,一旦这个《居住证》实施,很可能会造成与《工作居住证》、《暂住证》的对比,这样也就产生等级分化。等于说那些“优秀”的流动人口在子女入学收费等各方面与本市居民一视同仁,其他的还是门外人,这让人感到不公平。
不应为建设者设门槛
留英硕士陈先生称坚决反对这个制度,他表示,普通的外来打工者、农民工也参与了建设北京。如今这个城市发展了,却设置门槛把这些所谓的“下等人”排除在外,这是极不负责任的。
在一家中央事业单位工作的张先生称自己应该有资格办“绿卡”,但不知能否符合《居住证》的条件。他认为,如果北京对外地人设那么多的证件,实际上是自缚手脚。(记者张剑锋王吉瑛申剑丽王姝) 《新京报》
法治动态检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