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3-18 10:12:24 又到“3·15”,年年讲维权。昨天记者分赴全市各消费维权咨询点,透过纷纷扰扰的各类投诉发现:成本高、举证难、检测烦,消费者面前的维权之路依旧漫长。
举证难———买东西要带公证人员
在上海火车站南广场咨询点,蒋敏拿出了前几天在家乐福买的猕猴桃,“当时摆放猕猴桃的盒子上用英语写着FROMNEWZEALAND(产自新西兰),营业员也说这的确是进口的。”然而,一位从新西兰留学归来的朋友却告诉蒋敏,这绝不是新西兰猕猴桃。据这位朋友介绍,新西兰猕猴桃全部由新西兰奇异果国际行销公司经销,进口到国内的产品统一使用“ZESPRI(佳沛)”商标,标签通常是金黄色或绿色,而蒋敏手中的猕猴桃却贴着蓝色标签,商标名称是“KIWIFRUIT”。
蒋敏很气愤,“我要告家乐福!”然而,咨询点的律师却说,“这种官司很难打。你必须提供产品和发票,并要证明对方曾明确承诺这是从新西兰进口的猕猴桃。此外,还必须能证明发票上所填写的商品就是你所提供的商品———严格来讲,从购买到开具发票,全过程必须由公证人员见证才行。”面对证据的严苛要求,蒋敏不得不打退堂鼓,她很郁闷:“难道这种事情就没法管吗?”
事实上,小额消费想要依靠法律途径维权很难实现,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举证极其困难。
成本高———家庭空气检测2000元
即使有办法取证,高昂的维权费用也让大多数消费者不得不半途而废。
首先是检测的门槛高。家住虹梅南路的曹国法老先生昨天赶到了设在漕溪路好饰家门口的维权点咨询。据曹国法反映,负责替他家做装修的民众装饰公司至今拿不出规范的大理石检测报告。这让老曹很担心:这些大理石是否有放射性呢?经协商,装饰公司同意将石材交由权威部门检测,但有要求:若检测合格,检测费用由老曹支付。“检测产品合不合格,怎么还要我自己掏钱!”对此,曹国法愤愤不平。
很多检测项目要老百姓自己“埋单”,这是目前家装市场的现状。市建材及构件质量监督检验站的检测师李景程告诉记者,目前国家认可的是化学检测法,要用到气象色谱仪等精密设备,结果精准,但费用不菲。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检测室内空气质量须有五项污染物浓度指标,氡、游离甲醛、苯、氨和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按一项花费400元来算,总价在1800-2000元左右,“这仅是最基本的花费”。
咨询现场,还有一位谢女士也告诉记者,她曾在商家促销期间花50元买了一件棉质保暖内衣,没想到才穿两天,衣服就裂开一个口子,而且还带静电。她怀疑衣服的材料并不是纯棉,并要求商家给个说法,可得到的回答却是:衣服卖出时好好的,有检验合格证,至于衣服是不是棉质的可以自己去检测,店方不会给予任何赔偿。不服气的谢女士特意致电市服装检测中心,结果才知道检验费用100元。“衣服才50元,检测倒要100元,还是算了吧!”
司法成本也是令维权人半途而废的主要原因。四维律师事务所的熊立民律师告诉记者,他接待过不少前来咨询的消费者,但是大多都因为耗不起时间、精力和费用知“难”而退,“单单律师费就至少要2000元,更何况还要调查证据、等待庭审,成本实在很高!”
实无奈———寄希望媒体曝光
“如果问题还是解决不了,我就要曝商家的光”,在咨询现场,曹国法老人情绪不免激动。而在咨询投诉现场,这样的“声讨”此起彼伏。在无法顺利维权时,很多消费者只能选择这样“怒吼”几声,以泄心中怨气。据中国社会调查所做的一项有关“公众维权”的调查显示:25%的被访者表示最关心侵害消费者的“奸商”何时得到查处。很明显,在自身受损利益无法得到赔偿的情况下,消费者选择了“一损俱损”的态度。
很多法律专家都认为,现在的消协既无权对损害消费者利益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又没有资格直接状告商家,而只能采取调查、调解、为消费者提供法律援助、对侵权行为进行曝光等方式协助解决。因此,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给予消协诉讼主体资格。(钮怿 顾一琼) 《文汇报》
法治动态检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