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专家提出我国企业对待知识产权存在两大认识误区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24
摘要: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23日电 有专家21日在此间提出,当前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战略方面存在概念狭隘、经营不足两大认识误区。 在第八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创新中国与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论坛”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薛澜表示,对知识产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23日电 有专家21日在此间提出,当前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战略方面存在概念狭隘、经营不足两大认识误区。

在第八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创新中国与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论坛”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薛澜表示,对知识产权战略的认识上存在两大误区是:

首先,将专利等同于技术。实际上,专利属于商业运作的工具,是产权的标志,在创立、管理上与技术有所不同;其次,没有“经营”专利的意识,只注重核心专利的申请,而不注重外围专利申请和专利网的构建。这是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在专利申请数量上差距悬殊的原因之一。

北京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所研究员蔡吉祥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当前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问题是过于粗放,甚至有的还是空白。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还很浅显,一提到知识产权就认为是注册商标;一提到无形资产就认为是“无形资产评估”,就是炒作,没有把知识产权管理放在重要位置。蔡吉祥曾对500家不同类型企业做过“无形资产管理”的专项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企业在这方面还处于“三无”状态:没有无形资产资源,没有无形资产管理人员与管理机构,没有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与会嘉宾、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庆存,则用海信集团妥善处理与德国博世--西门子公司的商标纠纷案件为例,说明无形资产品牌培植的战略意义。他说,一个商标的价值,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商标所有者通过自己的经营活动赋予商标的内涵。海信能够在涉外知识产权案中获得圆满结果,重要原因是集团将商标及时进行了国际注册,拥有一流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通过一系列市场举措使企业知名度迅速攀升。(记者刘江、李月)



 

法治动态检索

 


主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网站推广 | 建站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9-2004 西湖法律书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责任编辑:介子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