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
3月14日,南京警方宣布又破短信诈骗案。这是4个月来,他们破获的第二起短信诈骗大案。抽取案情梗概,稍做比较,很有意思: 银行职员徐小姐收到短信,说她在“天津沃尔玛消费”5500元,并给了“天津某银行”电话。打过去,“工作人员”说其身份证件可能被盗,提供“北京公安局”电话,劝她报警。打到“公安局”,“警官”吩咐,把钱转到“安全账户”。20万元流入骗子腰包。 李先生收到“上海建设银行”短信通知,“在沃尔玛刷卡消费5500元,本月结账日给予扣除,详情请咨询02161147025”。“上海建设银行”说,可能别人盗用你的账号,正在透支,快联系北京“公安部”(电话01051267539)。“公安部金融犯罪调查科”建议,立即联系“上海银联中心”(电话02161021635)。“银联中心”指示他,把21万元转入“安全账户”。 骗与被骗的路径,何其相似!徐小姐中了7名厦门骗子的招,李先生上了泉州5个农民的当。 骗子把一场戏拆成几出演,“咨询电话”是道具。不幸的是,从天津到上海到北京,从“银行”到“公安局”、“公安部”到“银联中心”,所有电话全查不到机主:手机卡有几百张,街头买的;“各部门”的电话是铁通一号通号码,机主身份依旧空白。骗子哪也没去,通过呼叫转移,拿手机接听“各地电话”。 这一串“电话接力”,穿透了徐小姐、李先生的心理防护墙。别责怪他们太单纯,我们要追问一个细节:那么多的电话,咋没一个登记机主信息?试想:那伙泉州老乡,躲在山上,架起“土炮”(手机群发器),以每小时发600条的速度,天南海北狂发“钓鱼信息”,即便按百万分之一的“命中率”,全国近4亿手机族中,有多少人可能成为倒霉蛋? 案情简单抓人难。徐小姐总共被骗20万元,一拨警员几度出差,奔波近两月。侦破成本如此之高,原因在于:确定骗子的身份是难题。 那一个个电话号码,对警察是意义不大的数字,却是骗子藏身的密林,是启动骗局的按钮。 骗子放进门?首先得找门卫———他们没完全守住“实名入网”这行规,让不少人不留身家姓名,就成了电话用户。有两件事能证明这点。第一,上月底,铁通一号通业务暂停放号。每月出20元,弄个八位虚拟号码,把手机、办公室电话、家庭电话、传真电话、小灵通,包括BP机,统统捆进去。别人拨一号通,马上转到你指定的电话。不漏一个来电,不让人知道你真正的电话号码,方便加保密!不过,当骗子盯上一号通,问题来了:不用身份证,拿到虚拟号码,捆上同样未注册个人信息的手机卡,等于戴了双重面罩。我省已封停参与短信诈骗的1200多个电话号码,一号通占一半。第二,本月9日,福建泉州率先实行电话入网实名制。短信诈骗分子地域性强,多集中于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泉州又是“高产区”。 然而,想让“实名入网”全面推开,难度不小。“假身份证泛滥!他拿假证过来入网,难道叫我们把验证机搬上柜台?”电信运营商的辩解,让人耳朵听出老茧。其实,“实名入网”也是各家运营商的规定。到营业厅开号,没身份证件不行。不过,到运营商代理点,没身份证想办入网,倒也不难。在南京二手手机市场、报亭,甚至街头公厕,掏钱能买手机号码。代理点替运营商零售号码,放一个,有一二十元报酬。为满足少数人“保护隐私”的特殊愿望,也是给自己省麻烦,用户身份登记常被省略。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天经地义。但是,不能以牺牲国家安全与公众利益作为机会成本。因为源头失控,大量不法分子溜进来,公众轻则饱受“卖枪卖车”等广告骚扰,重则误入陷阱,受骗破财。无论入网放号,还是推一号通之类新业务,运营商看“钱”景,更要掂量社会责任,将新技术“负面溢出效应”降至最低。把验证机摆上柜台,又怎么样?真要查堵假身份证,向警方寻求信息共享,也不是难事。 有一组数据,希望运营商看看:自去年10月起,南京110接报手机诈骗短信的警情13651起,其中涉及银行卡消费短信诈骗7531起;提供黑车、枪支、假钞、假文凭、开发票等有害信息2696起;中奖信息短信2138起;黄色短信236起……按惯例,只有10%的人选择了报案。苏州、南京移动联合警方,有奖征集有害短信,一两个月,涌来两万多条举报信息。热情的背后,是公众防范意识的提高,更是对运营商当好把关人的期待。 绝不能方便了自己,把风险传递给社会。治理有害短信,运营商做了不少努力,但还不够。推行“实名入网”,也是电信业的信誉自救。看看消协最新公布的投诉排行榜,电信业“雄居”服务类榜首。市场开放的门终将打开,当更多的竞争力量进入后,遗憾太久的公众会作出新的选择。(孙巡)
法治动态检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