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谨防强制行政处罚催生"羊鞭效应"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21
摘要:法制日报 北京21个行政执法部门被指存在行政不作为 如果行政执法部门在一年中没有实施过一起行政处罚,那就可视为存在行政不作为。近来,北京市法制办调查发现,存在这种问题的市属单位有市教委、市科委等21个,占全市70个具有行政处罚权力单位的1/3。按照指
法制日报

北京21个行政执法部门被指存在行政不作为

    如果行政执法部门在一年中没有实施过一起行政处罚,那就可视为存在行政不作为。近来,北京市法制办调查发现,存在这种问题的市属单位有市教委、市科委等21个,占全市70个具有行政处罚权力单位的1/3。按照指示,21个单位向北京市政府提交了“没有行政处罚的原因”答复。理由多是:未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未接到有关举报;教育协调为主,进行责令改正等措施处理,没有处罚。(12月5日《京华时报》)

    政府部门行政不作为,这已成了人所共知的事。如果没有“行政不作为”,想必老百姓的上访之路就不会那么漫长,想必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也不会那么一拨接一拨。想必也正是由于“行政不作为”已给北京市民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伤害,所以才引起北京市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才出台了“如果行政执法部门在一年中没有实施过一起行政处罚,那就可视为存在行政不作为”的硬杠杠。但是,这个硬杠杠是不是就一定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作为呢?显然,未必。

    政府部门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负有作出相应行政行为的法定义务,但在法定或合理期限内未按照法定程式履行或完全履行的消极行为。比如,居民小区外有商家违反规定昼夜不停地大搞装修,其噪声让小区内几乎所有的居民都无法入睡,面对居民的反应,执法部门却无动于衷,这就是行政不作为。与此对应,如果执法部门去过问了,虽没对商家进行罚款,而只是予以说服教育,且商家马上照章办事,这却是行政作为。由此可知,判定一个执法部门是不是政府不作为,主要看政府部门有没有实施法规规定的义务行为,有没有履行法定职责,而不在于其是不是作出了行政处罚,以及作出行政处罚的次数。

    当然,对于那些昼夜不停大搞装修的商家,对其进行了说服教育等,但他们仍我行我素,噪声不断,且没有丝毫整改之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执法部门还不作出“行政处罚”,这就是行政不作为了。但显然,我们不能以此种情况否定了以上执法人员“说服教育成功”的情况。事实上,政府执法部门执法时动不动就施以“处罚”,这是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的。时下,一些城市执法人员动辄“以罚代教”甚至“设陷处罚以创收”,就是一个例子。显然,按照“如果行政执法部门在一年中没有实施过一起行政处罚,那就可视为存在行政不作为”之做法,想必执法人员将人为加大处罚力度,在完不成任务指标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寻机、借机发挥。如此一来,行政处罚权就可能成为一些执法人员手中的“羊鞭”,而执法人员就可能成为“羊倌”,人们就可能沦为“山羊”,羊倌看见哪只“羊”不听话,就把鞭子往它身上抽,抽得一些老百姓苦不堪言。倘若如此,岂不悲矣!

    基于此,笔者期待北京的这种硬杠杠还是谨慎些、慢些出台,以免造成负面影响。(陈霞)



法治动态检索

 


主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网站推广 | 建站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9-2006 西湖法律书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责任编辑:介子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