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时评:谁送“嫦娥”奔向月 千年之梦今日圆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9
摘要:时评:谁送“嫦娥”奔向月 千年之梦今日圆 2007-10-25 时评:谁送“嫦娥”奔向月 千年之梦今日圆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五千年来,中国人对月球歌之咏之,祭之拜之。今晚,这个演绎了“飞天”传说与“奔月”神话的浪漫国度,终于圆了自己的梦。

 




时评:谁送“嫦娥”奔向月 千年之梦今日圆

  2007-10-25


时评:谁送“嫦娥”奔向月 千年之梦今日圆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五千年来,中国人对月球歌之咏之,祭之拜之。今晚,这个演绎了“飞天”传说与“奔月”神话的浪漫国度,终于圆了自己的梦。

    沉寂了几十年的月球不寂寞。中国人描绘了几千年的美丽“嫦娥”将再次带去地球人的“问候”。

    只是在这个“万姓仰头”的日子里,也许很少有人知道那些托起“嫦娥”的人们。他们不是明星,却是辉映这皎皎明月的科技之星;他们不迷神话,却将美丽神话变成了动人的现实。我们或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不该忘却他们,是他们数十年默默奉献,架起了“嫦娥”38万公里迢迢奔月路,拉近了中国人与太空的距离。

    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在月亮上存有诸多故事的中国人开始设想自己的登月梦想。发射中国人自己的月球探测器,成为几代中国航天人的追求。几十年来,他们为“嫦娥”的冲天一飞埋首钻研、奋力攻关。几代人的智慧,几十年的光阴,今晚终于梦圆。

    成功来源于积累。我国科学家在跟踪研究中,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开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性研究,也因此形成了一批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基础研究队伍,载人航天工程虽然搁浅过,但中国学者对于月球的研究却从来没有停止。

    成功来源于追求。从“两弹一星”到“载人飞船”,再到“探月工程”,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托起了中华民族“飞天”与“奔月”的梦想。个中缘由也许不言自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在地――航天桥,离中国的“硅谷”――北京中关村不过数公里,但科技人员的薪水却相差很多;很多科研人员可谓功成名就,国内外很多单位都想高薪来“挖”,但他们的选择是一样的:留下来。因为他们有这样的追求:“看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在我们手中一天天变为现实,这样的自豪与喜悦怎是金钱能够衡量的”。

    成功源于默默奉献。一颗卫星、一架飞船发射成功,被人们熟悉的只有少数几个人,但是背后是数以万计的航天人默默无闻的奉献。几十年来,正是他们从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手中接过托起中国航天事业的使命,我们才可能有自己的长征火箭101次成功发射,才有了今天送“嫦娥”奔向月的能量。这种不懈追求,敢于创新,甘于寂寞,默默奉献的精神,最值得我们在万众欢呼的时候冷静反思。当今的学术界有诸多现象为人诟病,一边是浮躁浮夸的风气使科技界很多人以不端的形象频频成为视觉中心、舆论焦点,一边是中国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匮乏。毛主席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科技界需要弘扬航天人的这种精神,惟有这种精神,才能真正迈向创新型国家,才能托起中华民族腾飞的梦想。



法治动态检索

 

责任编辑:介子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