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1 时评:对黄金周废存争论的反思 这几年来,人们对于黄金周的态度,已从过去的惊喜而日趋理性,进而反思。因为很多人在黄金周里,拿着自己的时间和金钱,与其 反过来看,这些抱怨其实反映出社会的进步。因为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能歇七天了,而又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也就是说,不但要“歇得了”,还要“歇得好”才行。 然而,倘若对黄金周制度进行了调整,比如说变为分散休假或增加了几个法定假期,就真能彻底解决“歇得好”的问题吗?辩证法告诉我们,只有利而没有弊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措施只会处在不断完善之中,而不会经过一两次改革就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况且即便实行了新的休假制度,恐怕还会带来新的问题。 若想较好地解决“歇得好”的问题,靠休假制度的调整改善是一方面,但仅寄望于此,是不够的。因为这只是客观的措施。作为休假主体的“人”,更得从主观上去理解休假的内涵,懂得休假、学会休假,进而才能够享受休假。 黄金周带来了“假日经济”。但是我们得承认,人们的“假日素质”却远远没有“假日经济”的指标增长得快。我们期待着休假制度能有更完善的调整,但更期待对于休假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多方式的变化。
法治动态检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