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7 2008年奥运会逐渐临近之际,中国银行卡产业也正处在一个“井喷式”增长的历史阶段。奥运会的深远影响、庞大的人员往来和以卡支付的需 站在深化产业内涵、更好服务奥运的角度来看,中国银行卡市场面临着一系列的“奥运大考”。要有效应对奥运金融服务的全面要求、促进银行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管理机构、业界就必须直面当前中国银行卡产业的三大矛盾:银行卡受理水平较为落后、银行业高度竞争与国内卡组织垄断的冲突以及产业“不赢利”的生态环境。 就银行卡受理情况来看,近年来全国新增联网商户、POS、ATM均以较大幅度在增长,银行卡受理环境特别是京沪穗等一线城市的刷卡环境也大为改善,但仍然滞后于民众金融生活的要求。在发达国家银行卡市场,平均1万人占有13台ATM机,而在我国,即使在京沪穗这些发达城市,万人占有的ATM数量只在5台左右,POS人均占有量的差距更为明显,而且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刷卡障碍。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错综复杂的利益导向,银行卡受理范围仍然较为狭窄。银行卡市场是一个典型“鸡与蛋”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双边市场”。受理市场的规模不足,使银行卡的广泛受理还不能完全实现,直接影响了持卡人的用卡积极性,制约了整个银行卡市场的发展。有鉴于此,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北京2008奥运支付环境建设方案》,明确了2008年6月前北京市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的规范和要求。 就发卡银行的奥运营销而言,自北京奥运会标志公布以来,除了个别国有银行,招行、民生、中信、光大、浦发等银行发行的奥运银行卡,都被迫采取“1+1”即一张银联卡加一张奥运概念卡的模式——后者无法在国内联网使用,这对奥运银行卡市场的开拓造成了不利影响,也损害了广大持卡人的利益。事实上,围绕奥运银行卡的利益杯葛只是发卡银行与银联矛盾的一个侧面例证。近年来,随着外资银行的渗透,国内银行在银行卡为核心介质的零售业务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另一方面,国内的银行卡受理品牌和清算网络却仅有中国银联一家“上游供货商”。从跨行查询收费、商户罢刷风波、禁止银行布放POS再到禁止奥运卡上市、取消双币卡争论,中国银行卡市场数年来的历次“风波”,无不反映了银行间高度竞争和银联独家经营的矛盾,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战略、利益与价值取向的冲突。因此,笔者认为要促进奥运金融服务的改善、保障银行卡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有关监管机构就必需加强对银行卡组织的监管,妥善处理发卡银行与银联的矛盾。 就产业的赢利状况而言,由于银行卡赢利率低、在银行总收入中占比例较低,中国银行卡产业面临着收入来源捉襟见肘的现实瓶颈,银行卡业务在发卡量激增、“全民喜刷刷”的背后实际上是发卡银行的普遍亏损。目前,我国信用卡透支利息折算成年利率高达18%,但由于传统文化与消费理念的关系,国内信用卡业务利息的收入绝对额和占比都很低。而另一方面,国外商户扣率借记卡比较低——国际惯例为1.5%-2%,国内却连1%都不到。究其原因,既有上游市场垄断、压低费率的因素,也有产业布局和综合规划不合理、监管政策与财税激励不到位等原因。 综上所述,奥运给中国带来的旅游经济发展机遇千载难逢,借助这一战略机遇,通过更加开放、有序的竞争,扩大银行卡受理环境、增强中资银行的竞争力、为民众提供更加安全方便的支付环境,将是奥运时代的重要课题。有关监管机构和业界应该从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客观现实出发,本着开放市场、促进竞争与规范的原则,以北京奥运为契机,下大力气推动银行卡产业的深入发展。
法治动态检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