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7-31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对话时表示:“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胡锦涛与网民们的交流折射出了民权时代的一个新动向,即尊重“网意”将预示着我国民权时代的新发展。 在现实社会,民意的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为民意的表达与释放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与重要平台。通过网络表达出来的民意,我们或可以称之为“网意”。在互联网上,人们通过发布帖子的方式和通过留言进行评论的方式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汇集了人们的心声———最原生态的民意。在网络世界里,无论你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百姓,是专家学者还是草根新兵,你都可以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自由地交流思想,传递观点。从这个角度来讲,“网意”反映了民意,“网意”就是民意,这是网络时代我们所应该树立的新思维。 事实上,目前网络传播正日益成为中国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的平台、方式之一,“网意”也开始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产生积极的影响。从网民数量上来看,截至2007年12月,网民数已增至2.1亿人。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略低于美国的2.15亿,位于世界第二位。甚至还有人认为,在2008年2月我国的网民已经超过了美国而雄踞世界第一位。这提供给我们的信号是,互联网可以成为国家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从某些“网意”表达的效果来看,在网络世界中所形成的“网意”,其不仅具有观察问题的冷静与理性,而且富有正义感,具有怀疑精神,它总是能够一针见血地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同时,“网意”又不乏热情与自信,在维护国家形象与传递爱心方面声名远扬。在今年针对一些海外媒体对西藏及奥运火炬传递等进行歪曲报道事件中,民意汹涌,一时间使得网络红心闪耀。在抗震救灾中,“网意”传播爱心、聚集爱心的力量更是凸显无疑。可以说,很大程度上,“网意”就是人民群众的心声,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在民权时代,尊重民意就是对人民作为主人的高度关注,而尊重“网意”就是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法治化理解和解读。 也许还有人认为,“网意”有时可能显得过于草根与繁杂。但是不管多么草根与繁杂,民意总是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它的确定性:虽然人们对于具体事物的判断有很大的差距和变化,但是一个人看待问题的核心价值和内在逻辑却是相当确定的,大家发表的意见,在一开始可能极为纷繁,但用公开方式表达出来后,经过相互沟通,就可能达成某种共识,这些构成共识的部分可以叫做公众意见,而那些在沟通中无法达成共识的,可以看成是合理的分歧,因为是大家认知和了解的分歧,也不会妨碍相互尊重。因此,即便是网络上表达出来的纷繁的“网意”也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聚集起来的集体智慧,在网络时代,“网意”也就是民意,尊重“网意”实际上就是尊重民意保障民权。由此,尊重“网意”,也就预示着民权时代的新发展。
法治动态检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