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 三鹿奶粉事件导致的“食品免检废止”只是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现在,骨牌正在依次倒下。日前国家质检总局相关人士表示,全面废除产品免检制度的可能性非常大,国家质检总局随后将会专门“发文”进行“善后”。 事实上,古今中外许多造福社会、造福大众的制度,往往是在沉痛教训后“亡羊补牢”而诞生的 许多人指出,“免检”制度长期存在,让产品的质量防线,存在着致命漏洞。应该承认,当初有关方面规定,获得国家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在称号有效期内,享受免检待遇,其目的一是为了节约检测费用,减轻企业负担;二是为了激发企业上进心,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出发点是好的,也曾起到一定效果。
在加拿大,质检体系十分严格。以牛奶为例,加拿大食品检验署实施了“优质牛奶”的农场食品安全计划,从原料奶生产到加工各个环节都实行严格的质量标准制度,建立了“监控农场生产程序为主,在起始阶段发现问题为主,预防质量隐患出现为主”,辅以食品检验署对运输、仓储、销售阶段牛奶和乳制品的定检、轮检和抽检,确保了牛奶和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其他产业、产品的质检也遵循相同原则。 奶粉出了问题,痛定思痛,将食品行业的免检制度取消,是“亡羊补牢”的好事。但还要举一反三,看看除食品外,还有没有其他存在隐患的“羊圈”。亡羊补牢,固是善举;补“天下羊圈”,是善之善者。 也许有些人会顾虑,免检的取消将增加质检开支,加重企业负担。然而倘任由质检“真空”存在,一旦再出现类似重大事故,不仅质检和整个社会将因此虚耗大量资金、资源,肇事企业本身也将蒙受难以承担的损失。不久前还雄踞中国乳业领头羊地位的“三鹿”,如今面临困境,甚至有可能被并购,就是现实的例子。(旅加学者 陶短房)
法治动态检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