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重审计轻处理会引发公众“审计疲劳”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重审计轻处理会引发公众“审计疲劳” 2008-9-27 重审计轻处理会引发公众“审计疲劳” □独家视角 桦熹 9月23日上午,广州市审计局局长袁锦霞受广州市政府委托,向广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作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显示,本次共审计15个市直部门,除了

 




审计轻处理会引发公众审计疲劳”

  2008-9-27


重审计轻处理会引发公众“审计疲劳”
 
  
□独家视角

桦熹

  9月23日上午,广州市审计局局长袁锦霞受广州市政府委托,向广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作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显示,本次共审计15个市直部门,除了市委党校外,14个市直部门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共查出问题金额8.02亿元。问题主要包括:预算编制不完整、非税收入未上缴市财政、部门和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率较低。
  对财政收支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是审计机关的职责和义务。近年来,政府部门在资金使用方面的种种问题之所以屡屡被曝光,既是审计机关铁面无私、严格履职的结果,也是各级政府推广审计报告公开制度,改政府向人大报告审计情况为向审计机关直接报告的结果。换言之,这是政府勇于主动接受人大和公众监督的体现。
  然而必须看到的是,自2004年“审计风暴”第一次出现于公众的视野内起,其中一个始终没有解开的难题就是审计之后怎么办?审计多是事后监督,当种种问题资金被曝光,很多钱事实上已经难以追回,造成的资金流失已经无法弥补,那么,对问题部门的行政问责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遗憾的是,与公开审计结果的高调相比较,许多审计后的处理力度却要弱得多,资金追回多少、是否有人被问责,最终处理结果如何,大部分答案公众都不得而知。
  这种处理与审计本身力度的不对称,难免会逐渐降低公众对审计的期待,降低他们的监督愿望。舆论在为最初的审计结果公开透明而欢呼鼓舞之后,逐渐对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公布的审计报告产生“审计疲劳”,产生有审计必有问题的心理懈怠,从而在无奈中接受和屈服于这个现实。这显然与公开审计报告、加大监督力度的初衷相悖。
  就被审计的政府部门来说,由此而带来的负面效应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方面,类似于公众的懈怠心理同样也会在受审计的政府部门出现,从而在主观上漠视违规使用资金的错误性质;另一方面,甚至因此而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以私设“小金库”为例,虽然说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但仍然属于潜规则层面,大家谁也不会公开拿到桌面上来干,还是遮遮掩掩的,但随着因审计而屡屡被曝光,渐渐地可能连这种遮遮掩掩也不需要了,违规在某种程度上被赤裸裸地公开化了。因此,如果随后的处理不能及时跟进,公开的审计结果难保不成为其他部门或官员之间自我比较的标尺之一。
  审计就是规范财政收支使用情况,发现了问题资金当然要及时处理,该追回的追回,该问责的问责,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重审计而轻处理,只怕不仅会损害审计本身的严肃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构成实际上的默许与纵容。

 



法治动态检索

 

责任编辑:介子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