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0 中国人最重亲情,每年春节,不管身在何处,路途多么遥远,中国人都会想尽办法回家团圆。铁路作为快捷、安全、价格相对低廉的交通工具,成为许多中国人回家过年的首选。可在春运时,不管回家还是离家,买张火车票就像一场战争,媒体、网络和老百姓嘴边总挂着“一票难求”这句话,有的百姓甚至要穿着纸尿裤去排队买票,你说百姓能不犯愁、能不生气吗?老百姓有怨气的一个结果,就是铁道部挨骂。 作为主管部门,让所有想坐火车回家的旅客买到票、按时、安全地到家,是铁道部的职责所在。因此,票不好买、车不好坐,铁道部挨几句骂在所难免。但换个角度看“买票难”,其实铁道部也挺委屈。 春运是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每年春运都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人口大迁移。这种在短时期内,客流量骤涨至平时几倍的人口大迁移,不管对谁都是一场严峻考验。对铁道部来说,每年春运的日子一点儿不比买不上车票的老百姓好过。由于运力与平时基本相当,骤涨的客流几乎是无法应付的问题。铁路部门除了停运大量非必需货车外,还要增加数千次临客。但由于春节前后,乘火车出行的旅客高度集中在几天的时间,所以尽管铁路部门玩命地干,将铁路运力发挥到极限,“买票难”问题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事实上,春运客流量增长超过中国铁路运力增长的矛盾不解决,百姓就是把铁道部骂死,春运火车票照样难买。 那么,是不是运力不能满足客流的根本矛盾不解决,我们就拿“买票难”没辙呢?也不是。 这些年,公众对“买票难”的根源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可之所以还有那么大的气,关键还在“公平”二字。每年春运,都知道火车票不好买,但只要你有关系、有路子,你就能买到火车票;如果你没关系、没路子,只有起早贪黑去火车站排队,结果排了几个小时,刚一开始买票,就被告知,票已售完;如果真是卖完了也让人无话可说,可在黄牛的手里,只要你加个二百三百,你要的票又总是买之不尽。这就会让老百姓觉得不公平,就会加重怨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健全的规则和强有力的执行,稀缺资源总会引来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上下其手,春运的火车票也不例外。这两年,曾经有过大学生参与倒卖火车票被抓的新闻。就连社会关系浅薄的大学生都看准了春运火车票的商机,对那些具有拿票便利条件的人来说,通过春运火车票牟利的冲动就更是不用说了。 因此,要解决百姓的“买票难”,要赢得公众舆论更多的宽容和理解,相关主管部门应在解决购票公平问题上有所作为。这些年,有许多舆论呼吁火车票实行实名制购票,也是为了压缩在火车票上的寻租空间。如果推行实名制尚不成熟,相关部门也可以在火车票发售过程中,全程公开票务信息以减少相关利益主体在火车票上打主意的机会。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每次列车的火车票数量、余额、价格等信息在火车票开售前完全公开,火车票开售后,对各网点的销售状况和车票余额也予以公示。这些信息在售票系统内部是可以看到,并随时掌握的,把这些信息公布在网上,技术难度应该不会太大。这样既方便了旅客查询、预定出行日期,同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火车票的灰色流转,使所有旅客都能在公平的条件下购买火车票。 在历史上,中国人素有“不患寡,患不均”的思想。这与现代的人人权利平等思想有一定的共通之处。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也是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因此,在运力尚不足以彻底解决“买票难”前,在“公平”二字上多下功夫,或许应该是当前相关部门工作的着力点。
法治动态检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