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承认丑闻是停止丢丑的第一步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承认丑闻是停止丢丑的第一步 2009-7-15 承认丑闻是停止丢丑的第一步 任何时代之中,任何制度之下,政府出现丑闻本身并不可怕,只要有直面、有揭露、有查处,各种“除脓”机制健全,能给公众信心,丑闻就会被防控在一定领域。 “住着200多平方米的‘豪宅’,

 




承认丑闻是停止丢丑的第一步

  2009-7-15


承认丑闻是停止丢丑的第一步
 
  

 

  任何时代之中,任何制度之下,政府出现丑闻本身并不可怕,只要有直面、有揭露、有查处,各种“除脓”机制健全,能给公众信心,丑闻就会被防控在一定领域。

  “住着200多平方米的‘豪宅’,居然还在申请经济适用房!”日前,武汉市市长阮成发痛斥前不久发生的经济适用房“六连号”事件弄虚作假现象。阮成发说:“这就是政府的责任,是丑闻,是政府的丑闻。”(7月14日《楚天金报》)

  虽然以往涉及官员滥权不法的 “丑事”很多,但政府官员主动承认是“丑闻”,尤其是“政府丑闻”,好像还是第一次。

  什么叫政府丑闻?说白了就是政府个别公职人员违法腐败行为广为民众所知,“丢丑”而已——— 转型期的中国有很多的矛盾与利益纠葛,出现一些“政府丑闻”本属正常,说到底也只是“个别人”的行为。但不知道怎么搞的,“政府丑闻”成了一个敏感禁忌的词汇。一起起“涉官事件”中,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几个爽快承认有“丑闻”的,总是舆论步步紧逼,网民狠追猛打,当事部门却大用“鸵鸟战术”:推三阻四,遮遮掩掩,不敢正视,甚至欲盖弥彰。结果怎么样?在舆论监督进一步放开、资讯发达的今天,捂又捂不住,盖又盖不死,到头来如鸵鸟一般,脑袋埋在沙子里,丑屁股却露在外头,徒增笑柄。

  即便是这起武汉“六连号”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一度又是用“聘用人员”试图蒙混过关,又是召开堪称经典的“55秒弊案新闻发布会”……上蹿下跳表演了几个来回,还是没遮掩住丑态,最终只能承认“有关工作人员串通、勾结社会不法分子,利用管理职权进行权钱交易”。兜了个大圈子不得不回到尊重事实的原点,额外支付的代价则是“政府的公信力与城市形象”。

  其实,如此做法非常普遍。包括当下沸沸扬扬的郑州经济适用房问题,“只处罚企业不处罚官员”遭受舆论猛烈抨击,根子也一样:你越不承认政府丑闻的存在,到头来丑闻的含“丑”量就会越高,陷入泥淖的程度就会越深——— 什么矿难奶粉,什么倒楼塌方,这一点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证明。

  承认丑闻,往往才是停止继续丢丑的第一步。任何时代之中,任何制度之下,政府出现丑闻本身并不可怕,只要有直面、有揭露、有查处,各种“除脓”机制健全,能给公众信心,丑闻就会被防控在一定领域。如果总想让自己永远“光荣正确”,为了一个谎言就要用一百个谎言来弥补,为了一个面子就会支付一百个“没面子”,貌似聪明,其实是最愚不可及的。也应该看到,很多官员之所以宁可“愚不可及”地装傻充愣,就在于在现实问责当中,不回应、只装傻往往会峰回路转、化险为夷,一旦彻底承认 “丑闻”,反倒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这种“代价倒置”急需被扭转,踏实做官、坦率处事的官场哲学急需以制度的方式倒逼确立。

  被承认的“政府丑闻”,远比官员打死也不承认、却被民众公认的“丑闻”要可爱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讲,武汉市长承认“六连号”是政府丑闻,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政府丑闻”这个词汇也应该不断脱敏,被公开面对;“武汉市长牌脱敏牙膏”也值得更多的官员们来刷刷。当然,对待官员我们素来要“听其言,观其行”,不是说光有慷慨激昂的痛斥与口头承认,就能够换来伟岸崇高的形象,更需要看到举一反三的反思原因、完善制度,以切实行动来证明“耻感”的动力,让丑闻彻底摆脱丑陋,露出“可爱”的一面。如果光是懂得迎合舆论耍嘴皮子,那不啻另一种“丑闻”。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法治动态检索

 

责任编辑:介子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