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闻周刊
这次暴雪天气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对于城乡普通老百姓来说,在雪天里更关心家里的暖气够不够热、菜篮子里能不能装上价格实惠的蔬菜、出行会不会拥堵、航班会不会延误……民生无小事,雨雪来袭,关乎百姓衣食住行,更关乎社会的和谐、安定。 其实,一场大雪就是一次大考,雪天里居民出行能否少受影响,食品、肉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是否充足、价格是否平稳,各地供电、供暖、供气是否能够保障及时,能否最大限度地降低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和农民造成的损失,大幅降温的天气条件下能否提前做好预报预警工作,等等,这些问题不但考验着政府的应急机制是否完善有效,同时也考验着政府在极端天气突袭时能否及时跟进保民生。 雪灾发生后,国家减灾委、民政部迅速启动救灾应急响应,各受灾地区也及时启动救灾应急预案。但应该看到,在有些地方仍然出现了出行难、买菜难、取暖难等问题,有的地方的应急预案实施起来仍与公众的期望存在较大距离。 民生问题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千头万绪,由一件件直接关系着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小事”组成。解决民生问题,除了需要切实增加投入、转变观念,还需有关部门能够真正饱含人文关怀,“把群众的需要当第一信号”,并配合以合理的制度设计。仍以雪天为例,有关部门是否需对城乡偏远地区的供电、供气、供暖情况进行仔细排查?对于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容易出事故和影响人们出行的路段能否做到应对有数?能否在关键时刻发挥调控作用,保障居民的“菜篮子”?……只有把这些“小事”做细做实,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民生问题更是一个与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全社会利益格局有关的大问题。应该看到,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同时,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挑战也日益增加。在社会快速转型的今天,民生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排解和管理,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在天灾面前,如何真正为百姓尤其是需要政府特别帮助的群体纾解困难,需要有关部门有着更细化的统筹,在应急机制的理念上有着更加贴近民生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