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在“恐归部落”面前,春节这个最具感召力的“回家动员令”开始变得疲软。如果你还仅仅以为这些年轻人恐归主要是因为不堪忍受“春运”之苦,那你就OUT了。折磨“恐归族”有家不能回的更多是心灵不能承受之重——事业无成心中有愧、没有对象羞见父母、繁文缛节累人半死、囊中羞涩包不起红包……这些“煎熬”要远远胜过春运带来的“皮肉”之苦。 媒体无微不至地挖掘着“恐归族”们不敢回家的各色原因,这种种原因也引起了网民相当程度的共鸣,一则《小白领月入3000元没脸回家》的博文流传甚广,“恐归”的无奈在迎春的红火下显得似乎格外悲情。打量这五花八门的原因,无论是事业无成还是没有对象,用句非常庸俗的话来套现,那便是“混得不够成功,无法回家光宗耀祖”罢了。 每一步退却都有一千种理由,时代在进步,人是不是越活越脆弱?在一部分人同情着“恐归族”惶恐的同时,另外一些人则把“恐归症”看作是一种“心理富贵病”:青春年少时我们坐着绿皮车晃晃悠悠到或远或近的城市中求学,人一工作了坐不起飞机开不了车,感觉受伤了;老爸老妈盼星星盼月亮盼你娶媳妇,没找到对象,感觉受伤了;给老家亲朋好友的孩子们包个红包不符合自己的理财观念,更感觉受伤了。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沦为如此容易受伤的男人和女人? 恐归缘于害怕受伤。一味地去批评“恐归族”们的矫情似乎也有失公正,媒体一方面放大了恐归的愁肠,另一方面现实的土壤里确实滋生着恐归的诱因。不得不承认,在外地打拼的游子们回家过年就像是接受一次阅兵,你的收入、职位、房子、车,以及你另一半的个人社会资本全部都在检阅的范围之内,你必须在别人的价值体系里证明自己混得是否成功。对于那些远离故土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已经不再适应故土文化的人情世故,可是,每一次回到这片土地上你就不得不接受它的浸染,没有十二万分的免疫力,那你就拒绝不了“衣锦还乡”的虚荣。 如果再把视线放在更广阔的范畴内考量故土家人的那套所谓成功的价值评判体系,其中同样活跃着古老的文化基因。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基础之上,这样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人更在乎走出乡土圈子的亲人乃至老乡们活着的模样。在故乡的那片土地上,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都习惯于把改善生活的希望寄托在“鱼跃龙门”的游子身上,而不是寄望于社会整体制度的进步。 这样的文化心理基因同样也阻碍了国人去思考什么才是体面和幸福的生活。潜意识里,国人视他们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知。“面子”是中国人心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这样的心理基础也决定着,在众多国人眼里,受教育不是为了寻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质量,而只是身份的象征和标志。 可以说,在中国越是在“小”的落后的地方,那套庸俗的价值评判体系越是坚不可摧。于那些打拼在外的年轻人而言,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选择了大城市,大城市中多元化的生活模式或多或少地改变着他们对成功标准的认知。由此来看,“恐归”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那套庸俗价值评判体系的小小反抗。 但是,无论如何,回家过年终归不是一场“光宗耀祖”的PK大赛。想想老家那几头胖嘟嘟脏兮兮的大肥猪,想想倚在村头大树旁等你归来的老妈,想想年迈的父亲贴春联时的手……心头固然纠结着一些庸常的纷扰,但王宝强的那首《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还是能给予你回家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