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末
此次政府出招,依然不是结构性改革,只是一剂强劲的“镇静剂”,难触动根本,着力点主要在于打击投机者 4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出台多项措施,抑制房价,态度之坚决,手段之强硬,为近年来鲜见,它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危险已经超越最初的危害民生阶段,向危害金融与经济秩序方向恶化。但是,此次调控能根本解决问题吗? 中国房价之所以飙升不落,有几个根本的原因:一、土地本身具有稀缺性,但这不是天价房价的主要原因。 二、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随着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房地产市场的兴起,巨额的土地出让金拯救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此谓“土地财政”。 三、城市住宅供应的垄断模式。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政府与理论界关于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形成的共识是:住宅供应实施政府建房、合作建房、私人建房和开发商建房多元并举。过去的二十年,一些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利益联盟舍弃了城市房屋供应渠道多元化的改革路线,造成开发商对城市房屋供应的垄断。 四、巨大的流动性和通货膨胀预期是高房价的重要动力。房地产已经不是普通的商品,更非特殊的民生产品。 房地产市场目前进退两难。房价跌落,地方财政将会断奶;房价飙升,引发全面金融危机的风险又会大大增加。所以,在房价问题上,有关部门始终在走平衡木,一方面,无法重新洗牌,进行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又需时时防范,给房地产市场注射“镇静剂”,以防泡沫崩盘。 此次政府出招,依然不是结构性改革,只是一剂强劲的“镇静剂”,不触动根本,着力点主要在于打击投机者。采用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掐断投机者的资金来源。在房价飙升的一个方面———投机因素上,将产生积极的效果。 但是,在本次调控中,诸如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完善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是否可以有效抑制房价,令人怀疑。 不容否认,中国社会的贫富二元格局正在形成,房价在2009年第二次飙升时,中低收入群体已从商品房市场上出局。而保障性住房主要针对中低收入群体,所以,保障性住房的投入一方面不会影响目前商品房市场上的中高收入群体的需求,另一方面,令人担忧的是,保障性住房或许还将从商品房土地供应中切出一块蛋糕,这将在总体上推动商品房房价。 至于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一度有声音试图取消,这是很危险的。房价飙升根源不在于此,取消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将返回上世纪土地协议出让的普遍腐败的时期。 在本次调控中,我们看到,国务院文件强调“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但同时强调:“探索综合评标、一次竞价、双向竞价等出让方式”,令人担忧:综合评标之类的尝试对抑制房价很难有根本性作用,而腐败却可能就此又找到了新的窝点。在实践中,由于没有细化的配套制度和有效的监督,综合评标之类的尝试必将变形。 相信经过此次调控,房价将在一段时间内平稳,但是,根本问题若不解决,房价问题将永远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潜在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