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中国青年报:“市长拜海瑞”不必过度解读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市长拜海瑞”不必过度解读 近日,阔别近一个世纪的广州城隍庙恢复烧香等传统民俗活动。市长万庆良、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出席城隍庙开放仪式。在三尊神像之一的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像前,万庆良停住脚步,并双手合十拜了一下,笑着对身边工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市长拜海瑞”不必过度解读
 

  近日,阔别近一个世纪的广州城隍庙恢复烧香等传统民俗活动。市长万庆良、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出席城隍庙开放仪式。在三尊神像之一的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像前,万庆良停住脚步,并双手合十拜了一下,笑着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们要多拜拜清官。”紧跟市长身后的常务副市长苏泽群也拜了一下,并说“要保佑建设系统没有腐败分子”。(《解放日报》 10月31日)

  这条新闻做了条很惹眼的标题,“广州市长城隍庙烧香拜海瑞,副市长求官场清廉”。我一看真是吓了一跳,现在怎么还会有如此愚昧的市长?但细读全文,原来说的是市长、副市长出席了广州城隍庙的开放仪式,顺便经过了庙里的海瑞塑像。新闻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城隍庙的盛况、沿革、风格和特色,市长、副市长并未在城隍庙里烧香,进香的都是进庙游览的民众。但市长不仅毫不留情地“被烧香”了,并且放进了新闻标题,给人以市长、副市长专门进庙拜佛的错觉。

  不必讳言,在时下的语境中,只要把市长、海瑞、烧香、保佑之类的字眼组合在一起,无须过多阐释,就可以把一位官员妖魔化。在以“性感”为旨归的新闻写作中,这个目的可以通过以偏概全、小题大做、嫁接组合、李代桃僵之类的手法轻松实现。新闻如果不是追求基本事实的再现,而是倾情于花絮的炒作,那么,再庄重严肃的事情都难免涂上娱乐化的色彩。

  具体到这则新闻中,值得反复强调的基本事实是,市长、副市长只不过是出席城隍庙的开放仪式(这是正常的政务活动),根本没有求神拜佛的动机。“多拜清官”、“要保佑建设系统没有腐败分子”之类的语言,也应属于非正式场合的玩笑话。时评家们诸如“清官不是拜出来的”之类的指斥,并不是说没有道理,但很可惜都是无的放矢。

  让我们再回到当时的情景。市长、副市长在解说员引领下参观城隍庙,一同观看了大殿里的壁画和三尊神像。市长、副市长可以不去理会其他两尊神像,但对于海瑞,我以为作为官员应该有一种姿态。因为海瑞已经成为中国历史画卷中的一个典型符号,对清官的期许已经内化为中国人的文化情结。在经过海瑞像时双手合十拜一下,并没有辱没市长身份,不过是表达一下对这位古代清官的称许。这种“拜”与其说是封建迷信,不如说以一种礼貌方式表达内心的崇敬。

  换一个角度看,当市长、副市长在解说员的引导下参观城隍庙,解说员告诉“这是相当于现在的监察官,也是个清官”时,如果市长、副市长都无动于衷、表情木然地经过,那同样可以炮制成一条诸如“市长、副市长居然不知海瑞”之类的新闻。面对眼前的海瑞塑像,官员拜与不拜其实都有新闻价值,关键是记者屁股是否坐歪。

  任何偏离基本事实的借题发挥,很可能步入言不及义的误区。官员向海瑞塑像做了一个双手合十的动作,讲了些“要拜清官”之类的话,表明了其见贤思齐的姿态,仅此而已。至于这种姿态是不是发自肺腑,公平正义的实现到底该靠民主还是靠清官,清官的产生到底应该依赖权力监督还是拜祭古人,这类掘地三尺的评论,深刻固然深刻,但已离题万里。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