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 童大焕:期待山西煤老板更“纯粹”地转身 煤老板既然想转型,希望“有钱又有名”赢得社会认可,那就应该多考虑社会的需求,而不仅仅是某些地方官员的需求。期待煤老板们的转型成功,而且渐入佳境。 山西煤老板富了怎么办?这是一个长期煎熬着当事人和社会的问题。 煤老板们也为这“一身黑”的身份苦恼,甚至感到极为痛苦。他们在迅速积累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承担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山西吕梁汾阳有煤老板就说:“什么都怕,怕官员、怕村民、怕出安全事故、怕记者,每天就是请客吃饭送礼,应付各行各业的人。” 如今,汾阳这些煤老板们也在寻找自我突围的道路,2010年,汾阳24位煤老板联合组成了“汾阳市煤炭企业转型发展联合协会”,不约而同投向了见效慢的公益事业。目前,汾阳众多煤老板已经确定资金15亿元,用于投资教育、文化、旅游、食品加工等诸多产业。 本来,当财富积累到一定时候,当财富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财富反哺于乡梓、反哺于社会,是水到渠成的事。煤老板们通过投资家乡的公益事业,达到“名利双收才叫富贵”的效果,也无可厚非,甚至值得鼓励。但是,在投资公益事业的热潮中,我们也看到山西某些煤老板们的“纯粹性”似乎还有待改进。 首先,他们的投资乃至于馈赠偏向于当地政府,甚至是冲着某个具体官员去的。如一位煤老板所说:“我们投资的15亿中,一大部分是要捐给当地政府,就不打算收回成本。”这种把钱直接交给政府的行为固然也可以用于公益事业,但是不是最有效益的办法却值得怀疑。 如果成立一个更纯粹的公益事业机构或基金,专门负责公益性学校或医院等的长远发展和规划问题,无疑是更有效的。比起一届任期只有五年甚至主要领导往往在任期内就异地为官的政府来说,以专业化、职业化的民间管理机构来管理和规划当地公益事业,显然要稳定得多。 事实上,汾阳市相关官员在鼓励煤老板们投资时,还承诺会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并且政府会分期回购这些投资。从这一细节我们也可以感觉到,煤老板们的投资,很难说是纯粹地为了公益。 其次,煤老板们虽说是转型投资于社会公益事业,但在所见的范围内,仍然是投资于追求回报的项目多,纯粹不求回报的慈善项目少。在已经确定的15亿投资中,除了5.23亿元用于建学校之外,其他均用于投资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建汾州府文庙、汾阳王府、五星级开元国际大酒店等,这些项目或许也有公益的性质,但要说完全“不求回报”,还是缺乏说服力。 当然,钱是煤老板自己的,怎么投资是他们的自由。但是煤老板既然想转型,希望“有钱又有名”赢得社会认可,那就应该多考虑社会的需求,而不仅仅是某些地方官员的需求。有时候,花钱比赚钱更有学问、更见境界。期待煤老板们的转型成功,而且渐入佳境。让财富真正成为造福社会的利器,让财富的制造者、拥有者成为受人尊敬的社会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