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最该涨价的其实是“吸烟区” 5月1日起,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新规正式实施。遗憾的是,这一国家级控烟举措,在本市基本上没有激起多少波澜。 倒是精明的商家,乘机发起了“无烟财”。据说,一些餐馆利用现代人对健康的重视,悄然提高“无烟区”的“茶位费”或“服务费”。 本来,区别服务,区别收费,似乎理所当然。让人不爽的是:明明是对方违反控烟规定、危害我的健康,却要遵纪守法的我退避三舍、多掏钱买一处清净!商家赚钱不论是非,制定游戏规则并主持公道的行政部门却不该浑噩。依我看,对商家这种“歧视”之举,理应尽快叫停,因为商家本就有义务免费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无烟的消费环境,至少,此举涉嫌强制消费。当然,若想避免商家的强烈反弹,不妨换个游戏规则——要求坐在吸烟区的食客多付一笔“污染费”,让这个区域的茶位费或服务费略高一些,以之为过渡性办法。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治标之策。国人在抽烟上的不分场合,积垢已厚。尽管如今在沿海发达城市,公交车、商场等场合抽烟者已大为减少,但在多数内陆地区,“吸烟妨碍他人”的意识还约等于零;甚至,即便沿海城市,茶楼酒肆、火车站、网吧乃至医院里,旁若无人的吞云吐雾者仍随处可见。溯其根源,莫过于各个地方的“烟草财政”使然。试想,烟业仍为“奶牛”,控烟岂能不成空谈?内在价值链不斩断,各地控烟遭遇“执行难”瓶颈,又岂非意料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