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居民收入上涨不能成为高房价替罪羊 西南财经大学的曾康霖、吕晖蓉联合发表的一篇文章引来网民的质疑,这篇文章将居民收入增加归结为房价上涨的首要原因。 这篇文章透露出的信息让人非常不安,如果收入一直在增,是不是意味着房价也得持续上涨?言下之意,是要告诉大家赶紧买房,否则三五年后房价又是一个样。这两位专家的观点与前段时间地方政府公布房价调控目标时的论调如出一辙,看起来就像是在为地方政府辩解。 不可否认,这些年,居民收入确实在涨,社会财富在不断积累,但增长是不平衡的,有些人涨得多,有些人涨得少,财富在向少数人聚集。十年前两千元左右的房子比比皆是,十年后,2万元以下一平方米的房子只能到郊区去找。而工资呢,这几年翻上十倍的人能有多少,很多人甚至还在原地踏步,更多的人只是勉强跟上了通胀的步伐。把居民收入增长归结为房价上涨的首因,很难让人信服。 要搞清楚房价的决定因素,得首先明白房子的属性,是奢侈品、投机品、投资品?还是居住属性?当房子为民生必需品时,其价格就是:国家调控下认可的价格水平,如大米粮油;当房子为商品时,其价格就是:成本+合理利润;当房子为投资品时,其价格就是:对应银行利息,约高于银行利息;当房子为投机品时,其价格就是:击鼓传花式的资金博弈,就像历史上很有名的郁金香泡沫。而按任志强的说法,房子应该是奢侈品,买不起高价房的就应该去租房,去二线城市,回乡下…… 少数人把房子当成了投资品和投机品,大多数人其实只是拿来住的,但少数人的需求恰恰推高了房价。把人民生存必须的住房用来当商品卖、当郁金香炒作,与此同时,政府职能缺位,这才是房价上涨的根源。要说首因,或者元凶,那么真正的元凶在这里。 看这十多年来楼市冷暖,大致可以发现,房价其实是脉冲式上涨的,一轮暴涨后,平稳一陈子,接着又是一轮暴涨。最典型的要数2008年以来的这一轮暴涨,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家日子普遍不好过,很多人甚至储备干粮过冬了,房价恰恰在这个时候涨起来了,你能说这跟收入增长有什么必然联系吗。按照这一逻辑,发达国家的房价岂不是要高到天上去。事实上,美国的人均收入是我们的十倍,而房价并不比我们的一些大中城市高多少。如果逻辑成立,那么怎么来解释这种现象。 在计划经济时代,房子是政府调配的,那时候甚至没有房价的概念,房改以后,我们突然进入了一个商品房时代,虽然保障房陆陆续续还在建,但比例太低,只能起点缀作用。正是因为我们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忽视了房子公益属性,房价才会如此捉摸不定。只有找准靶子,我们才有可能正中靶心,居民收入上涨并不意味着房价就得涨,关键是看有没有让房子重归居住必需品属性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