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孔子的位子与中国的面子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凤凰网 孔子的位子与中国的面子 这几天,人们发现天安门广场上1月份刚刚竖立的孔子像突然不见了。世界变化太快,与来时的风光、高调相比,孔子此去低调得让人心酸。 此前媒体给出的标题是《9.5米高孔子像落户国博 天安门地区新添文化地标》,而“此后”相关方
凤凰网


孔子的位子与中国的面子

  这几天,人们发现天安门广场上1月份刚刚竖立的孔子像突然不见了。世界变化太快,与来时的风光、高调相比,孔子此去低调得让人心酸。
  此前媒体给出的标题是《9.5米高孔子像落户国博 天安门地区新添文化地标》,而“此后”相关方给出的解释是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整体设计,在馆内西侧南北庭院设立雕塑园,陆续为中华文化名人塑像,第一尊完成的是孔子像。新地标变成了此前只是暂放,肯定不是误解。
稍有常识都知道,雕塑是环境艺术,为广场特殊设计有着九五之尊的巨大孔子像与庭院雕塑很难有交叉,再有笔者认为,国家博物馆应该是展览国家级文物的地方,不是放大的小学课堂,那些庞大的观念艺术应该尽量少、最好避免,名人塑像雕塑园是否有必要值得怀疑。人们去参观不应该是动辄受教育,而是去触摸国家文明的脉络。
  广场上的孔子是试图进入现实的孔子,博物馆的孔子是一件被称为艺术品的假文物,成本就是好几百万呐。3月初,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接受采访时埋怨孔子像被过度政治解读。全国两会上已有政协委员提议在广场的西边立关公像,与孔子遥相呼应,形成东西“文武双雄”的局面。显然有人认为从文化形象开始的孔子像的出现改变了天安门广场的政治伦理秩序。
孔子这一次遭遇到了“非诚即扰”,说好是当形象大使,相当于董事长,结果变成了下属企业班子成员的闲职。撇去背景和舆论环境不谈,至少两点值得反思:
孔子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了便于理解还可以简单一点,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中间有两个文化二元论。
  一直以来有两个中国:一个是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一个是中国人眼里的中国。比如长城、四大发明是外国人给中国做的标记,黄山是中国人自己给自己做的标记。丽江是按外国人世外桃源的梦想造出来的城市。这中间当然有互动,长城作为中国的标记现在中国人就很接受,丽江也变成了许多中国人的向往。这个过程就是中国的现代化。种种原因,这两套话语今天差别还是非常大的,外国人写的中国史和中国人自己写的看起来像两个国家。孔子过去是中国人眼里中国的标志,后来变成了外国人眼里中国的传统文化标志之一。现在中国在世界各地办的文化普及学校都叫孔子学院就不难理解了。
  在中国人的话语体系里孔子还有另一面,这就涉及另一种文化二元论。百年来,在实现民族现代化的道路上,传统文化一直被认为是后腿,于是文化人为地被分为精华和糟粕。精华有资格生存,糟粕就要打死。在今天也还基本是主流意识。在极端年代,完全是虚无主义态度,没有精华只有糟粕。一说起历史就是帝王的荒淫史。历史人物也被莫名其妙揪出来成为政治靶子。反孔批孔变成了那个时代的一种精神动力源。
  用政治话语讲出来的文化语言很难用时间的遗忘使之最终消弭。通俗地说,几十年来精神生活的遗存使当下许多人看来,孔子还是有污点的祖宗,出于对儒家官僚价值体系的本能恐惧,两个想法有一些中国人没有真正从根上改变:孔老二是坏分子,第二,正是因为打倒了孔老二才有今天。许多学人为了规避强大的舆论场,也刻意把孔子打扮成一个平民教育家,使其与中国的帝制时代割裂开来,这种做法其实得不偿失,因为孔子的意义首先在于对中国传统社会巨大的影响。一些人眼里,孔子某种意义只不过是文化领域的统战工具和对象。立孔子像只给了大家一种幻觉,过去100年极端的一面正在过去。
  另一点需要反思的是中国需要怎样的文化形象?中国人随着经济地位的改变,正在重塑自我,全世界找自信,地球人都知道。缺的就是话语权,软实力,别人的文化认同感,为此不惜到别的国家去做广告。大国崛起的文化大厦需要柱子。按学术语言,最缺的就是领军人物。事关面子,孔子这样的“文化巨人”出山就顺理成章。但孔子作为文化面孔足以对外,却难以服内,尤其在敏感场面。
  “捧祖宗”和“骂祖宗”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无论什么样的文化形象它的根都应该在现实。靠“文化花瓶”终究不能赢得自信和尊重。中国文化的困境是过去一百年的“去中国化”和面对断代危机文化重建的不给力。由此强行要画一个文化脸谱勉为其难。这中间还有一个问题,可能的确需要文化来提振民族自信,但真要干点文化事,不免先算的是经济账和政治账,文化功利主义和文化自闭症是中国精神现代化的两大敌人。
  伟大并不万能,也不可靠,孔子的离去只不过一次文化啃老的失败。

责任编辑:介子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