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
说“膨大剂安全”的专家何以挨“板砖” 近日,江苏省丹阳市700多亩现代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里,许多西瓜未成熟就竞相炸裂。专家通过走访发现,确实有农户发生大量裂瓜之前使用了膨大剂,不能排除膨大剂使用时机不当这一因素。同时,专家表示,只要是在正常使用量范围内,膨大剂是安全的。(5月18日《新京报》) 专家一说膨大剂是安全的,网友立马上纲上线批评。这看起来,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也是一种宣泄的表现,但这背后,却并非全是网友的错。这不是为网友开脱,而是有现实支撑的:一是这几年乱说话的“专家”不少,导致了“专家”权威性的急剧下降,以至于经常是前面“专家”刚脱口说“没事”,后面“事”就来了。二是膨大剂安全不安全,不能凭口说。标准是多少?什么算正常使用范围?这些数据没有,公众如何敢信?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几乎到了超出公众想象的范围,这种情况下,专家摆出的是原则性理论而非数据支撑,自然没有信服力。 所以,说专家冤也不冤。如果专家拿出相关的国家标准,还有国际标准,再联系对比一番,继而得出含量在多少与多少之间是安全的,这样的话,相信没有多少网友会去质疑。毕竟,你这人我未必就相信,但你如果说得有理有据,我不信不行啊。遗憾的是,我们的专家总是粗枝大叶,说到底,就是缺乏科学的态度。一有事情发生,有些专家的论点没有顾及公众的感受,更像是为了辟谣而辟谣。这样的情况,专家被骂被质疑自在情理之中。而类似专家一多,公众的习惯性质疑与批评自然而然就会来了。 当前,因为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问题不少,导致社会公信力缺失。而越是这时候,越需要有详细真实的数据、过硬的论据,才有可能说服公众,如若不然,任何轻飘飘的论断、辟谣,都不容易被人待见,都容易挨“板砖”,甚至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