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 清华真维斯楼观点PK 我们在计较什么? 网上舆情要览:争议能不能对大学建筑物命名为企业名称、个人名称,其实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大楼是否被冠名,而在于办学经费有没有被恰当使用于聘请和培养杰出教师。 新闻背景: 前天,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挂牌改名为“真维斯楼”,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很多网友尤其是在校大学生表示“不能接受”,认为这事“蛮扯”、“不搭”。清华回应称,为校园建筑物命名是国内外学校筹集资金的通行做法。据悉,清华尚待认购的“冠名费”共计有7.5亿余元。 网言网语: 社会资金支持清华建设应该是好事,但在楼宇命名上慎重再慎重。我们都希望学校以百年发展为目标,顺德楼伟伦楼以慈善人命名,摩托罗拉信息实验室与企业科技领军方向相同,都能接受,但真维斯就太广告了,所以大家不能接受。 大学精神陷入迷失的符号。作为国内一流名校,每年获得的国家投入资金数以亿计,为何还对商业化捐赠来者不拒? 哈佛、耶鲁校名可冠,清华建筑有何不可 大学接受企业和私人捐赠,并回赠冠名,实际上是国际大学的普遍做法,只不过冠名的地方不同而已。
观点PK: 反方:被冠名的清华,被出卖的大学精神 其实我觉得,公众对于这个新闻的反应,显得有些不淡定了。因为高校大楼被冠名的情况,一直都很盛行,比如遍及中国大江南北的大学、小学的“逸夫楼”,还有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华东师范大学的“宋山木楼”。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 此外,我们也承认,为校园建筑物命名是国内外学校筹资助学的通行做法,而且企业愿意支助教育事业,也值得鼓励。但显而易见,这样的社会质疑,实质上并不是在探讨冠名的问题,而应该是感受到冠名背后大学精神的变异,在最具标杆意义的清华大学与普通服装品牌真维斯之间,公众的认知显然被激怒了,人们也不禁猜测,下一次,在国际惯例的保护下,是不是“××肛泰楼”也会出来? 高校大楼的命名,在汹涌的商业化浪潮面前,已然从各种富含文化底蕴的“博雅楼”、“明德楼”等,变成了赤裸裸商业招牌的“宋山木楼”、“真维斯楼”,而这也标志着大学早已从象牙塔般的社会高地,逐渐下沉如良莠不齐的杂草地了。在社会功能与文化符号上,高举的知识与真理,也已经让位于权势与资本,变成知识转化为资本的加工厂,大学精神日渐苍白。 与这个真维斯相呼应的是,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其制作的特刊封面校友排名,胡适、陈寅恪、梁思成、朱自清、沈从文、王国维等这些文化历史名人,只能蜷缩在以清华门为原型的充满重量级政治领袖的圆盖之下。而这也就和“真维斯楼”一起,寓意着清华在资本攻关与政治崇拜的双重裹挟下,正在一步步背离公众的价值期待,加剧了人们对于清华这个百年学府的失望情绪。 蔡元培曾提出要建设好中国现代大学,必须具备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大学应当是独立的和自主的;第二,大学应当具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第三,大学学术与思想自由需要相应的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但是,在权势与资本在校内畅行无阻、甚至无所不能之时,大学的保持独立与自由、建一流大学的目标,也就越来越成为海市蜃楼般的唯美幻境。从这个意义上看,被冠名的清华教学楼,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其实好像象征着大学被卖身了,然后由此也感觉大学精神被出卖了,这或许才是引起人们痛心与指责的核心因素吧。 正方:清华“真维斯楼”有何不可 以募捐换冠名,在全国各高校早已不是什么奇闻逸事。就在上周,位于广州的暨南大学教学楼更名为“富力教学大楼”;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更有“中国移动通信教室”、“飞利浦照明教室”,据说礼堂的椅子也可以掏钱冠名。而在国外,大学获得社会捐赠越多,证明其获社会认可度越高。著名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捐赠收入有时竟占据其总收入的近四成。 因而,清华回应“真维斯楼”是通行做法,也是事实。其实,在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高校以募捐换冠名,拓宽融资渠道,不失为一个双赢举措。高校可以筹集办学资金,企业可以扩大知名度,再以更大的力度回报教育。特别是眼下,许多大学缺钱,不是盯着政府,就是盯着银行,在他们看来,政府或银行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当下,不少高校都陷入“以贷还贷”的恶性循环,扩大社会融资渠道,向企业要募捐,总比动辄伸手向政府要补贴强多了!再说了,教育部的规定只是说不能以捐赠者的名字命名,那么以企业冠名的“真维斯楼”、“富力教学大楼”也不算违规。 可为何国内高校的募捐却惹来众多是非争议?这恐怕缘于以下两个原因:一、高校要想获得企业捐赠,必须在办学思路、办学措施上得到社会认同,而不能把企业捐赠的钱拿来盖豪华大楼;二、不是说什么企业都可以冠名高校的,必须在文化内涵上与高校的教育理念相近。这也许才是“真维斯楼”惹争议的原因所在。
建言:大学冠名经费应更多服务于“大师” 其实,这没有什么值得反对的,国外知名大学被冠以企业名称、个人名称的比比皆是。举世闻名的哈佛大学其校名就来源于该校第一位捐赠者约翰·哈佛,而迄今每年皆有大量捐赠涌入该校,因此,该校大量院系、研究所以捐赠企业或人名命名。不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等世界名校皆以社会捐赠而生存和发展,当然,这些名校的性质和清华大学有本质区别,前者是私立性质,而后者是公立性质。但在世界上,即便是公立学校,如排名美国公立大学第一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亦欢迎公私捐赠,并会依据实际情况给予建筑物命名、研究所命名等回馈。 关于能不能对大学建筑物命名为企业名称、个人名称的争议可以告一段落了。全世界名校皆如此,独独清华某建筑物被命名了就变得道德低下,或者商业味过浓?那也太矫情了。和国外知名大学比起来,清华、北大以及其他高校的建筑物还有很大的命名空间呢,清华大学的“真维斯楼”不过是一个新案例罢了,不值得大惊小怪。清华大学的学子们大可不必愤愤然,反而应该高兴才对,因为真维斯集团的捐赠将使得清华的可支配经费更加充裕,这批资金除了用于大楼更换设备之外,还可以用来聘请更多一流教授。没有充裕的资金,延揽人才难免痴人说梦,而没有大师进驻大学,这样的大学如何能够培养出优秀学生?因此,为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清华的学子们也应该对“真维斯楼”的出现拍手称快才是,何必耿耿于怀呢? 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大楼是否被冠名,而在于办学经费有没有被恰当使用于聘请和培养杰出教师。大多数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都会耗费大量资金用于支持新的前沿学术项目,包括资金支持杰出教师的研究工作,如哈佛大学近年来在教师方面的人均年度支出高达100多万美元,但是,哈佛大学的捐赠基金高达200多亿美元,这充分保证了哈佛大学拥有“大师”的数量,而大师和未来大师们也以诸多高端科研成果给予回报,哈佛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诺贝尔奖得主,绝对不是靠空口白话,而是基于雄厚资金支持。大学如果办学经费捉襟见肘,科研设备跟不上时代,管理不够现代化,就留不住一流的学者,也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学术。虽然我国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在办学经费奇缺的情况下做到了“大师云集”、星光璀璨,但那仅仅是特殊年代的特殊现象,而实际上民国时期尤其是北洋政府时期大学教授的收入远高于政府一般官员,甚至高于部分高级官员。为优秀教师提供宽松的学术环境、思想环境和教学环境,这是对“大师”的尊重。而如果一个高校缺乏优秀教学和研究人才,也就是说缺乏大师,那即使建再多大楼,搞再多“冠名”都毫无意义。 因此,对于高校受赠经费应当给予严格管理,不能被用于为校领导购置新轿车等“领导福利”,而是用来吸引知名教师和给予有潜力的年轻教授更多发展机会。大师,才是大学始终的灵魂。如此,即便让清华大学全部建筑物皆被企业或个人冠名,亦无半点不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