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网 地沟油大案扇了监管部门的耳光 公安部组织侦破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这证明地沟油不仅流入餐桌,而且,产业化规模相当庞大。 查询报道便可得知,在此次地沟油收购、制造、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大案破获前,有关报道从未远离公众视线。从今年3月武汉某教授宣布,每在外面就餐十次,就有一次会吃到地沟油;到广东某地,可怜的打工人跌入炼地沟油的大锅,烫成重伤;再到良心发现的餐馆厨师,用手机拍下厨房使用地沟油的情景,并向媒体曝料,地沟油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公众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和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然而此起彼伏的地沟油报道,却依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甚至有专家指出:地沟油炼制食用油工序复杂,技术难度较高,流向餐桌的可能性非常小。 公安部带头督办的这件大案,扇了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耳光。这起案子不仅第一次向公众证明了确实存在地沟油流向餐桌的链条,而且这个链条串起的都不是小作坊而是合法注册的企业,并且这个链条已涉及全国14个省市和地区。 感慨商人的心如地沟油一般黑之余,也不得不感慨,这样大面积的收、制、销一条龙,居然存在了两年之久,若不是群众举报中一个微小的线索,侥幸被办案人员发现,它还会存在多久呢?或许正如主犯柳立国所言:“如果说我是道德沦丧,那这些监管部门也是一样的。” 在正视地沟油处置局面混乱的前提下,公众、监管部门所要考虑的下一问题是:如何引导这些商人的加工利用活动走入正规化轨道。一种灰色生意,只要原材料可以非常便利地获得,并且曾经被现实证明是赚钱的,那么,再严厉的打击、查处,也只能吓唬于一时,而不可能从根本上禁绝之。地沟油的产业链条一旦形成,食品监管、公安部门的突击打击,不可能从根本上将其摧毁。打击压力稍一放松,这个产业链条又会在地下大摇大摆地运转起来。 应对之策古已有之:堵不如疏。 政府已经采取了这样的态度。今年早些时候,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已经确定,在北京、天津等33个城市(区)试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政府部门也表示,将在资金及税费方面对参与的社会资本予以补贴。 应当说,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是,按照惯例,政府的产业补贴通常有过于强烈的选择性,比如,补贴通常发放给那些专门为此而注册、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企业。这样的产业政策对于解决灰色产业链条之危害,并无多大用处。以地沟油产业为例,你这边扶持其一些企业,希望它们对地沟油进行无害化处理。但这些企业很可能只是为了获取补贴,对于产业本身并无兴趣。政府可能每年花费不少补贴,但地沟油产业的灰色运作,一如其旧。 同时,政府仍需考虑以地沟油为原料的产品的销售渠道。在荷兰,尽管用地沟油生产的航空油价格是普通航空油的3倍,但航空公司仍表示愿意使用;而因低排放、易降解等优良环保特性,欧盟规定,到2020年,生物燃料使用率需从3%提高到10%,这也使得欧盟生物柴油的年总产值高达130亿美元;而在日本,政府以高于无良厂商的价格,彻底铲断“地沟油流回餐桌”的利益链,将其提炼后再用作垃圾车燃料,通过生物柴油的低成本完成政府的收支平衡,同时防止环境污染,保证食品安全。 但《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柳立国时,曾问他:生产生物柴油的利润比食用油少多少?柳立国的回答是:“不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而是根本就卖不出去。” 据统计,2007年我国全国的生物柴油年产量只有大约30万吨,直到去年,我国才出现了第一个封闭供给生物柴油的省份。在政府不主动收购、黑作坊以高价收购,而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式处置地沟油的产品出口甚窄的情况下,每年数百万吨的废油流向何处,大概也只能靠天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地沟油倒映出的,亦是当今中国诸多社会问题的缩影,没有疏导,只靠打击;为了利益,没有底限;只看当下,不想未来。商人如此,民众如此,政府亦如此,最后的结果是,全社会只能生活在地沟里,过着蛆虫一般的生活,无论愿意或不愿意。 然而,总是应该爬出地沟的。如何爬出来,何时爬出来,除了叫嚣陈旧的论调,亦需每个人都用心思考,并身体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