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法治焦点>>地方国企央企占政府各类补贴六成:土政策需清理 地方国企央企占政府各类补贴六成:土政策需清理 2014-11-20 8:45:08 来源:解放日报
今年三季报公布,地方国企和央企占去各类补贴六成 年年好赚钱 还要政府贴钱?! 近期出炉的2014年国内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一批银行等“最赚钱”国企获得了各类政府补贴。 记者根据金融数据终端万得资讯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获得超过323亿元政府补贴,其中61.64%流向854家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 一些拥有市场垄断性、且十分盈利的企业享受大量国家补贴受到多方质疑的同时,地方政府一些“滥补”的“土政策”更需要清理整顿。 财报显示的还只是补贴的一部分 根据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中石油获得补贴21.99亿元,中石化则获得政府补贴15.94亿元。此外,多家国有控股银行成为“进补新生”。福建省财政厅等国有法人绝对控股的兴业银行最新披露的季报显示,该行前三季度共获得政府补助3.22亿元; 而央企中信集团控股的中信银行前三季度获得政府补助5800万元。 国有银行获得政府补贴可能有哪些途径呢?其一是居民买房银行获补贴。此外,记者还在成都市人民政府下发的一份 《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看到,当地金融集聚区对金融机构总部、地区总部购买自用办公用房,给予一次性购房补贴,标准为1000元/平方米; 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给予连续3年租房补贴,标准为每月20元一平方米。这意味着,银行在成都某些区域租房或购房办公,政府将给予财政补助。 为争夺“总部经济”由政府出资补贴银行租房的现象并非个例。“国企和国有金融机构是地方招商引资重点目标,自然成为补贴大户。”上海一家国有银行会计负责人透露,财报中显示的还只是企业补贴的一部分。从近期发布的财务报告看,银行大多“闷声发财”,尽量避免公开披露这一事实。今年三季报中,在四川开设营业部的绝大多数银行公布的“政府补助”一项均为零。 一些地方发补贴演变为招商行为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介绍,只要符合一定的资质、门槛或要求,不同体量、不同行业类别、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都有可能获得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优惠、应急救灾、配套设施等各类隐性补贴也屡见不鲜。 记者调查发现,包括国企在内,各类企业获得政府各类补贴总量巨大,且逐年上涨。仅A股2500多家上市公司中,就有近九成、超过2200家上市公司获得了“政府补贴”或确认了“政府补助”收入。 “一些地方政府发放补贴演变为一种招商行为。”上海市国有资产运营研究院咨询专家、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说,尽管产业引导性补贴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单纯为了地方企业不退市或争取企业到当地落户的补贴现象,已干扰了正常市场机制。 从大量上市公司获得补贴的情况看,仅一纸政府公文就将地方财政转化为上市公司收入。 记者统计发现,各地政府对企业的补贴包含从省级到县级,从鼓励出口到鼓励投资,从保护专利到保障就业各个种类; 受益企业也是五花八门,一些徘徊在产能过剩、污染环境边缘的企业也获得了补贴。个别地方政府甚至有为企业“站台”的嫌疑。本月初,号称“A股海产品第一股”的獐子岛突称价值8亿元虾夷扇贝因受灾绝收,但当地政府却“慷慨”宣布,向上市公司返还3500万元受灾海域使用金。此外,“土地换资金”等不透明的隐性补贴大量存在。 “滥补”损害市场经济公平竞争 对于各类补贴乱象,专家指出,不仅部分垄断国企获得补贴理由牵强,一些地方政府“滥补”的“土政策”,更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需要清理整顿。 对于部分国企某一环节亏损却整体获得补贴的现象,一些专家表示不赞成。例如,长期以来,“两桶油”一方面称炼油环节亏损,另一方面却是年年整体大幅盈利。“整体盈利水平很高、甚至领先多数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再继续要补贴就不妥了。”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说,“况且,一部分补贴资金还来自‘附加费’等向居民收取的收费基金。” 在国企获补的背后,一些补贴是地方政府的“土政策”,通过税收优惠、税费返还实现招商引资的“政绩”。此外,地方政府“滥补”还容易堆积过剩产能等问题。 专家表示,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已要求,未经国务院批准,地方不能对企业规定财政优惠政策。清理规范各类税收优惠政策,违反法律法规的一律停止执行。应对政府补贴过多、增速过快现象予以规范,纳入清理整顿范围。 日期:2014-11-20 8:45: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