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刚刚印发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三个规范性文件。根据文件要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将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指标,作为高等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或者升学的重要依据。
此外记者还获悉,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拟将升级为国家级考试,共涉及14门课程。试点省份将有望在今明两年率先尝试改革后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发布 学生每年都要参加体测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校的各年级学生,每年都要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参加相应的项目测试。 测试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类、身体机能类和身体素质类。其中,身体形态类的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的项目包括肺活量等,身体素质类的项目包括跳绳、50米、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1000米、800米等。 每个学校每学年要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本校所有学生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测试的单项与总分的评价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分别记入每个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每年均直接将本校各年级测试数据,经当地教育部门审核后报送至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 体测成绩将成升学依据 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教育部提出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作为学校招生重要参考。而此次颁发系列“办法”的主要目的就是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和考试制度改革,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制。 教育部要求,学校要制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规范记录每一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及其评定等级。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透露,教育部准备专门将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其中包括学生的体质达标测试、体育锻炼和体育特长等情况。同时,体育课也将作为必修课,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 具体到各个学段而言,小学将体质健康测试情况列入学生成长记录或素质报告书,初中以上学校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指标和内容。将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高等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或者升学的重要依据。 此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地方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体测结果要在校内公示 根据规定,学校要按年级、班级、性别等不同类别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中小学校要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教育部门将每年委托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以及有关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机构,在各地上报测试数据基础上,进行数据的研究分析。 在各地上报测试数据 基础上,教育部将综合考虑学校类型、学生性别、年级学段、区域布局等因素,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学校作为考查样本,进行测试工作和测试数据的现场抽查复核。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监测评价动态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开展体质健康预警,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改善措施。 >>新闻链接 学生体质三连降学校体育不合格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是全面引导学校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规定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责任和学校体育的“及格线”。按照办法要求,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定结果为不合格:一是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二是未按国家规定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的;三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四是未按要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如实上报数据的;五是评估中弄虚作假的。 >>新闻背景 受测初中以上男生一半不能引体向上 现在的孩子们营养好了,但是体质健康状况却在不断下滑。我国学生体质水平究竟如何?王登峰称,其实,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下滑是全球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也在面临这个问题。不过在某种程度上说,我国青少年运动量和体质健康状况的下降是比较严重的,与周边国家,比如日本、韩国相比还是有些差距。 据王登峰介绍,去年,曾组织对全国20多万名青少年进行测试,发现初中以上的男生,无法完成一个引体向上动作的比例,超过一半,“这个一半还不仅是0分,有的甚至比0分还要低,两手都握不住单杠,说明我们男生上肢力量不足是相当严峻的。” ■变化 大中学生每年必测长跑 昨天,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透露,从今年开始,一年一度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将有大调整。 以前,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各学段都有多个体育项目类,每类有若干项目可供选测其一。而今后“选测”将取消,测试项目将相对统一下来。 并且,以前初中、高中、大学学生耐力类测试需在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和台阶试验两项中选测一项,今后将取消台阶测试,统一为长跑,这意味着今后大、中学生每年至少要测一次长跑。 王登峰表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已经接近尾声,今年将在审议通过后发布实施。新版标准将对体测项目的“优秀”、“良好”等级提出更高要求,并降低不同项目的“及格”标准。 高中体育学分或将增加 记者了解到,高中课程修订已经于本月启动。教育部表示,在本轮高中课程修订时,要重点修订体育、艺术等科目。 作为必修课,体育课程将怎么修订?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透露,总的修订思路是体现体育课程的地位,其他课程都没有增加,只研究了体育课增加学分的情况。在其他高中必修课程普遍减少要求的情况下,准备增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修学分。 “具体到高中体育会增加多少学分,将来怎么安排,还会有具体要求。”申继亮说。 ■相关新闻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将升级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会考”。记者了解到,以往,各省份的会考形式不同,计分方式也不同,与高考录取的挂钩程度也不同。昨天申继亮透露,从目前指导性意见来看,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拟升级为国家级考试,由教育部委托各省组织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涉及14门科目,从目前可行性和学科特点来看,拟分成两类。其中,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5门实践性学科,计分方式将采取合格制。而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9门学科,也拟将分为合格制和等级制,“考等级的话,比如分成ABCDE五个等级,将来高校招生时可以参考。” 申继亮介绍,教育部建议各省份,每年将14门课程都组织一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至于考生参加哪些课程考试,由各省、各学校根据教学进度安排。理论上一门课程考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具体考多少次由各省确定,但不能太多。考生如果通过考试并满意成绩,将可在未来中不选择该门课程,实现考一门,结一门课,“门门结清”。 据申继亮介绍,自教育部2004年启动高中课程改革以来,除湖北未制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外,其余各省份都已经出台各自的学业水平测试方案。申继亮介绍,试点省份将有望率先在今明两年尝试改革后的学业水平测试。 记者张晓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