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9日凌晨,广东公安、武警及边防等多警种出击,在警用直升机、边防快艇的配合下,通过“海陆空”立体围剿陆丰市三甲地区制贩毒“第一大毒村”——— 博社村。一次性摧毁以陆丰籍大毒枭为首的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抓捕网络成员182名,捣毁制毒工场77个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缴获冰毒2 .925吨、K粉260公斤、制毒原料过百吨、枪支9支子弹62发。 省公安厅评价,此次行动是广东省有史以来打击毒品犯罪用兵规模最大、抓捕对象最多、打击震慑效果最好的一次标志性战役,对解决陆丰汕尾全省乃至全国制贩毒突出问题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行动 直升机快艇全方位立体抓捕 12月29日凌晨3点40分,由全省五市公安局抽调的精英加上武警、边防部队联合组成的109个抓捕小组,接近博社村外围,坐镇一线指挥的省公安厅副厅长郭少波做了最后部署,并向指挥中心汇报行动概况。 凌晨4点整,副省长、省公安厅长李春生一声令下,“‘雷霆扫毒’汕尾统一收网行动按原计划开始执行!” 所有抓捕小组快速进入博社村,完成对各个目标的包围。50名边防警力从甲西新寨陆路包抄博社村南面海域,同时在海上,一艘边防大艇拖带两条“大飞”(快艇)在博社海湾巡防,做好拦截海路接应脱逃准备。 两架警用直升机在博社村上空盘旋,进行空中管控。通往博社村的各条道路已被交通管制,一张“海陆空”全方位立体抓捕网牢牢罩住博社村。 捷报频频传到前线指挥部,4点06分,9名犯罪嫌疑人被擒获;4点17分,19名犯罪嫌疑人被擒获……2号、3号大毒枭落网,并在其家中查获大量毒品…… 一抓捕小组冲进一间民宅,却被一股浓烈的刺鼻的盐酸气息呛住,整个房间除了卧室其余都用来生产冰毒,一桶桶污浊、褐色的半成品把房间塞得像个酱油作坊,一盆盆的冰毒正在结晶,两台用于发电的柴油机正在高速运转。 清晨6点,收网行动战果卓著,基本完成预期目标,警方共打掉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抓捕网络成员182名,捣毁制毒工场77个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缴获冰毒2.925吨、K粉260公斤、制毒原料过百吨、枪支9支子弹62发。 毒枭 支部副书记家中藏毒350公斤 省公安厅表示,抓捕当天凌晨,博社村头号目标人物———博社村村支部书记蔡东加在惠州落网,对行动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警方介绍,蔡东加早年曾涉嫌制贩毒品,担任村支书后,成为村里贩毒团伙的“保护伞”,不仅放任村里制贩毒行为蔓延,还提供各种庇护和信息。一旦村里有人制贩毒落网,蔡东加便利用自己村干部和汕尾市人大代表的身份,通过行贿的方式“捞人”,是整个村贩毒的标志性人物。当天行动中,警方在二号人物村支部副书记蔡汉武家中,搜出冰毒成品350公斤。蔡汉武同样涉嫌渎职犯罪,并且为毒贩提供“保护伞”。 警方表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博社村逐渐成为“家族式运作、产业化经营、地方性保护”的“第一大毒村”,不法分子长期疯狂作案、甚至集体暴力抗法。警方通报,行动中还抓获了陆丰制贩毒的“开山鼻祖”蔡良火,抓获了全国制毒技术“权威”蔡旋,抓获的毒枭蔡昭荣,短短几年时间内其制出的冰毒已占据安徽、重庆及东北等地一定的市场份额。 扩线 全力缉捕逃犯、深挖“保护伞” 在这场用兵规模最大、抓捕对象最多的打击毒品犯罪行动中,警方没费一枪一弹,可谓“兵不血刃”,公安厅表示,做到这一点源于周密的部署与研判。 警方表示,抓紧做好行动后的深挖扩线力度,查实固定证据,查缴涉毒资产,查清犯罪事实,全力缉捕逃犯,还要组织开展二次抓捕、三次抓捕以及多次抓捕行动。 与此同时,汕尾、陆丰等地公安机关正在组织精锐力量,重点对博社村内外涉毒场点开展全方位围剿清查;省公安边防部队将留驻400名警力配合当地警方,在甲东、甲西、碣石、南塘、陂洋检查站和博社村周边等重要路段开展为期一年的公开拦截查缉工作。 最近,警方表示,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将协助省市纪委、检察机关做好深挖严惩涉毒内部“保护伞”工作。 陆丰禁毒记 陆丰冰毒销往全国除西藏外所有省份 上世纪90年代初 陆丰市甲子就有不法分子从海上走私毒品,从走私海洛因到走私冰毒,甲子逐渐成为毒品集散地,其海面成了运输毒品的“黄金通道”。 1999年8月 陆丰市甲子地区被国家禁毒委列为全国17个毒品危害重点地区之一,警方在三甲地区陆续发现地下贩卖冰毒的个案,此时,三甲地区以集散地为主。 2000年5月24日 陆丰警方在南塘镇首次查获制毒团伙。当日黄昏时分,南塘镇田乾村边的山丘上升起烟雾,村民们闻到焦臭味,以为失火,急忙报警。警方赶到现场发现,原来是个制毒窝点。陆丰制毒贩毒露出“冰山一角” 2002年7月 陆丰警方查获首个武装贩毒团伙,贩毒形式逐步升级。此时,陆丰市公安局已成立“缉毒专案组”,重点打击各种重点毒枭,以陈强盛、黄祖泽、刘雄为首的5个重大制贩冰毒团伙相继落网。毒情逐步缓解。 2004年9月21日 国家禁毒委宣布,陆丰不再列为国家禁毒委挂牌的重点整治地区。当年,广东省已没有国家禁毒委挂牌的重点整治地区。 2006年 陆丰市三甲地区开始大规模出现利用麻黄素制造冰毒的技术,全国各地麻黄素以各种形式涌入陆丰,麻黄素的单价也逐年飙升。此时,各地加强对麻黄素控制,陆丰毒贩转用更加隐蔽的方式。 2009年 陆丰市三甲地区毒情逐年反弹,陆丰市再次被省公安厅列为毒品重点整治地区。但在破案数量上,2004—2009年破获毒案163宗,仅相当于2013年上半年破案的数量。 2010年 从汕尾和陆丰两级公安机关抽调120名精兵强将,在三甲地区组织开展重点禁毒整治行动,但未能遏制毒情的蔓延之势。 2011年7月29日 全国禁毒重点整治工作座谈会在兰州召开,国家禁毒委员会决定,将毒品危害严重的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再次列为挂牌整治重点地区。陆丰市三甲地区毒贩出现利用“康泰克”提取麻黄碱制造冰毒。 2012年5月 广东省公安厅在陆丰举行“全省公安机关破获陆丰毒品案件百日大会战”动员会,动员全省的公安缉毒力量,集中打击陆丰毒品犯罪问题。 2012年下半年 陆丰市三甲地区制毒工艺再次升级,开始利用麻黄草提取麻黄碱制造冰毒。 2013年5月21日 最高法会同最高检、公安部、农业部、国家食药监总局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麻黄草管理严厉打击非法买卖麻黄草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通知》,堵住利用麻黄草制毒的漏洞。 2013年7月 广东省政法委在汕尾市召开的陆丰、惠东制贩毒问题剖析会上公布,来自汕尾陆丰市的冰毒,已销往全国除西藏地区所有省份。根据2012年全国查获毒品数量的统计,30.34%的冰毒来自汕尾陆丰地区,占到全国的1/3。 “毒村”调查 毒品加工分工明确,老弱妇孺全参与 博社村超两成家庭直接或参股制贩毒 去年10月20日,广东省公安厅悬赏通缉59名涉毒在逃人员,七成来自陆丰市甲西镇,其中13人来自该镇同一个村——— 博社村。 被禁毒部门列为“毒品堡垒村”的博社村,是陆丰市三甲地区毒情最典型、最集中的代表之一。南都记者去年11月份曾前往该村实地采访,但本地村民对外来人员异常警惕,只能通过若干侧面,还原这座在毒情阴影笼罩下的滨海村庄。 村内豪华别墅林立 第一次进入村内,一般人都会认为,这是座富裕、祥和的新农村。村内只有一条村道,可以行驶汽车。道路两旁,林立着成排的豪华别墅,别墅门前与露天的空地上,停满各种豪华汽车,大部分挂着深圳车牌。 根据统计,博社村的旧屋约占1/3,多为平房;2/3的房屋是新建楼房或在建楼房。记者试图拍下眼前的繁荣景象,有人提醒记者,不要拿出相机,容易引起“麻烦”。此时,游荡在村里的年轻人,用警觉的眼神盯着记者乘坐的外地车。 博社村面积0.54平方公里,周长3300米,全村1700多户,人口1.4万多人,属于典型的农村,主要产业就是农业,种植水稻、番茨、荔枝、甘蔗、花生、龙眼、芝麻等农作物。“博社并没有正规的规模产业,根本无法支撑这种繁荣的景象。”曾调查过博社的人士说。 当有外人询问村民,他们发家致富的经验时,村民大多闪烁其词、神情诡异。省公安厅证实,整个博社村内有两成以上家庭直接或参股从事制贩毒活动。 小学生剥康泰克一月挣一万 是什么支撑起这一片繁华景象?基层禁毒人员透露,在这里毒品加工已成为分工明确的生产线,例如剪麻黄草、剥“康泰克”胶囊这些手工活,已“外包”给老弱妇孺。村里一些妇女将麻黄草剪成三四厘米长的小段,一天就可以得到三五百元。有些小学生利用寒暑假,将“康泰克”剥开,倒出里面的粉末,一个月可以挣到1万多元。 “参与制毒、贩毒,成为村里有些人快速致富的手段。”禁毒人员说,制毒催生的暴利与正常收入较低的悬殊差距, 加上在这种环境下生存,让不少村民难以抵制“诱惑”。 甲西镇禁毒工作汇报剖析存在的问题时这样表述:“(重点村)群众法制观点淡薄、整体素质低,存在利益驱使和‘一夜暴富’的思想”。 熟悉博社村历史的人表示,早年以拐卖妇女和走私这些违法犯罪行为起家,并“发财致富”的人,也影响了村里的整个风气。博社村也是当年全国打击拐卖妇女的重点区域。 油、电、水全部自给自足 沿着村中唯一的车行道,一些简陋的小卖部,却摆着只有在加油站才能看到油枪,柴油、汽油一应俱全,这些设备没有任何正规手续。知情人透露,这些成品油的来源基本是非法的。 除了油品供应,连电力供应也是自给自足。在每栋豪宅外都摆着独立的发电机,甚至有些配了电房。知情人透露,去年上半年,有些村民带头不交电费,自家豪宅多台空调却24小时开机,供电局在无法收到电费情况下,停止供电。此后,有些村民开始购置发电机自行发电。同时,博社村历来没有通自来水,均向外面购买桶装水饮用。 这种自给自足形成了特殊的封闭性。据史料记载,博社村始于南宋,蔡姓由福建莆田迁此置居。 禁毒人员说,虽然整个博社村只有一个姓:蔡,但各自门头(同枝的家族)之间区别很大,每个门头相对独立。“那些毒贩一般不会让非蔡姓者或者其他门头的人参与‘生意’,他们只相信自己人。” 禁毒人员说,与警匪电影所表现的不同,博社村这里,从没有发生过因分赃不均导致矛盾或者火拼。 影响:守法村民生存艰难 知情人员说,生活在博社村最痛苦的莫过于那些守法村民。 由于毒品催生的“繁荣”,致使当地物价上涨,村里的各种消费品价格居然比镇上更加高昂,那些依靠种田为生的合法村民,只能被动承受这些高物价带来的压力。 除了生活成本,对环境的破坏,则带来了更深远的影响。前两年,在博社村荒野之外,时不时可以发现成堆的“新康泰克”药盒和胶囊,在村口的垃圾堆里,居然有一个署名为村委会的公示牌:严禁乱倒制毒垃圾。记者看到,村里清澈的小河,已被制毒流出的污水染成“黑水”,发臭发黑。 近年来,有些村民曾表示,他们都不敢饮用地下水,而是向外面购买桶装水,原因只有一个,地下水已成为“毒水”,牲口喝了都会拉肚子。 陆丰2012年毒情实录 84个制毒窝连成片 陆丰冰毒占全国1/3 2012年统计,陆地面积仅1681平方公里的陆丰市,制造了全国约1/3的冰毒,两次被国家禁毒委戴上“国帽”,毒情严重程度堪比金三角地区。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座碣石湾畔的海边小城,变成毒患重镇呢?南都记者去年11月份前往陆丰市三甲地区以及以博社村、上堆村为代表的重点涉毒村实地采访,试图从多个侧面揭示禁毒与贩毒较量中复杂的一面。 制毒:海边84个制毒窝点连成片 上堆村位于陆丰市甲西镇,南临南海,乘车沿村道进村,行至不远则无路,徒步走过一片低矮丛林后,视野陡然开阔,漫长的海岸线景色扑面而来,景色如诗人所写一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很难让人联想到,就在一年多前,在阳光照耀下的沙滩上,竟然有84个制毒窝点,并逐个相连,成为一整片制毒工厂。浓烈的化学品味道夹杂海水的咸湿味,被海风吹得四处飘散。 2012年11月27日,公安部根据各地毒情研判发现,全国各地制毒原料麻黄草大量进入陆丰三甲地区,甲西镇立刻召集全镇各个村委领导班子开会,要求每个村委会组织专人排查。 2012年12月中旬,上堆村干部排查时发现,绕过村后一片树林,海滩上搭建了成片的“工棚”,旁边还可见各种塑料桶或者发电机等。 这些“工棚”到底是做什么的呢?镇委镇政府接到村干部汇报后,立即派人实地核查。在通往海滩唯一出入口,有人盯梢。经过反复核查,警方判断这些“工棚”就是制毒窝点。 2012年12月26日上午,陆丰市禁毒办、公安局联合镇干部等300多人,对海边这个制毒窝点进行清剿。大部队进入海滩时,出入口盯梢人员立即通知制毒分子。一瞬间,84个制毒窝点中数百名制毒分子丢下各种制毒设备,沿着漫长的海岸线,一哄而散。最终,仅数名涉案嫌疑人被抓获。 制毒设备和原材料,规模庞大,流程简易。每个“工棚”十多平米,里面堆着各种制毒的原材料,地上修成的炉灶,上面架着铁桶,里面熬煮着麻黄草,旁边摆放着各种化学器皿,还有几台甩干机,好似工厂流水线一般。每个“工棚”均独立作业。制毒产生的大量黑色污水,被肆意倒在沙滩上。 原料:全国各地麻黄草蜂拥进入三甲地区 由于早年麻黄草的管理存在漏洞,在2012年至2013年初,全国各地麻黄草被假借各种名义从各地运来三甲地区。 2012年10月17日,陆丰警方破获当地首宗以麻黄草为原料的涉毒案件。此后,警方陆续发现各种以麻黄草为原料的制毒窝点,越来越多。甚至在有些村子的路边,成堆的麻黄草残渣被随意丢弃。 不仅在陆丰地区,全国以麻黄草为原料制毒的案件,均呈高发之势。去年最高法院在“6.26”国际禁毒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2012年,全国破获涉麻黄草犯罪案件数和缴获麻黄草量分别较2009年增长了4.75倍和10 .28倍。 因此,去年5月21日,最高法会同最高检、公安部、农业部、国家食药监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麻黄草管理严厉打击非法买卖麻黄草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通知》,明确规定非法收购、运输麻黄草都均属犯罪行为。 依照上述通知,陆丰市开始严查麻黄草,除去已经销毁的麻黄草,现有存量共计501吨之多。 处理:501吨麻黄草成“麻烦草” 目前,这批总计501吨的麻黄草依旧存放在一处偏僻的警用仓库内,堆积如山,空地上面还排满装载麻黄草的大型货车。记者在现场粗率统计一下,有来自广东、江西、湖南、广西、河北、河南等各地车牌的大货车。专业人士估计,501吨的麻黄草大约能够制成冰毒成品2吨。 在基层禁毒部门的眼中,这批累计收缴的麻黄草也成为了“麻烦草”。由于麻黄草的特殊性,对销毁处理的要求比较高,销毁费用也贵,数量如此庞大,基层部门着实头痛。 截至记者采访时,工作组通过启动问责和案件倒查,共有11名镇干部因禁毒工作不力被免职,3名公安民警被立案查处,7名基层干部被处理。 民风:围困执法者哄抢被扣麻黄草 相比部分干部、民警的软弱涣散、责任心差,一些涉毒的堡垒村村民对毒品态度异常“团结”。 去年5月21日晚9时许,有人向陆丰市甲西派出所反映,有五辆农用车装满麻黄草运往北池。派出所所长立即带上六名民警以及部分镇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前往现场。 执法队伍到达北池村后的寮仔山,发现五辆农用车正在往村里行驶,涉毒嫌疑人看到警车后,立即跳车逃跑,将五车麻黄草留了在现场。 所长立即向陆丰市公安局汇报。就在此时,令人意外的一幕上演了,100多个村民从北池村冲出来,将执法队伍前后路口堵住,成群结队朝执法队伍边大声喊叫,边围了过来。村干部连忙拦住带头的村民,进行劝说工作,但成效不明显。 村民一边起哄,一边准备将五辆装满麻黄草的农用车强行抢走。现场情况剑拔弩张,加上已经卸下的麻黄草无法运走,所长请示上级后,只能在现场将这批麻黄草就地烧毁。麻黄草燃成灰烬时,村民又将执法队伍团团围住,有些村民手持玻璃瓶、铁砂铲、木棍、铁叉等凶器,狂砸镇政府的面包车和警车,车辆的玻璃、轮胎全部损毁。 根据事后汇报情况显示,村民打伤镇干部,并叫嚣着要殴打民警,经村干部再次“调解”,被困的执法人员及车辆才被“护送”离开北池村。 执法人员被打一幕并非偶然,也非首例。在陆丰地区,特别是三甲地区,进村抓捕犯罪嫌疑人阻力之大,在其他地市公安心目中很出名,如果抓捕时机未把握好,随时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不仅是北池村,博社村、西山村乃以甲子、甲东等地,有过之无不及,部分村民甚至更加肆无忌惮。去年9月21日,在甲子镇警方捣毁一个特大存放冰毒的窝点,缴获了冰毒280公斤。 析因 成本低收益高判得轻制毒风行手法翻新 到底是什么导致堡垒村的部分村民有恃无恐?除历史原因、民风特点外,禁毒执法人员指出,惩治力度可进一步加强。 判得轻 1999年8月,陆丰市被国家禁毒委列为全国17个毒品危害重点地区之一。五年后,在2004年9月21日陆丰市摘帽,截至当年陆丰共抓获5大贩毒团伙,数百名犯罪嫌疑人落网,仅有17人获重刑(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其中仅4人一审被判死刑。 收益高 基层执法人员坦言,面对这么庞大的犯罪人数,仅17人获重刑,震慑力还有待加强。有些毒贩虽然被抓坐牢,但家产和资金还在,他们通过各种特殊“渠道”或是直接行贿,提前办理保外就医,过不了几年,又重操旧业。 破案低 处理的力度有待加强,还表现在办案数量的下降。陆丰市首次“摘帽”以后,毒品案件的数量大幅减小,毒情立刻大幅度反弹。 汕尾市委书记温国辉坦言,“陆丰公安局2004年-2009年破获毒案163宗。仅相当2013年上半年破案的数量,由于打击力度不大,毒枭和保护伞没抓到,陆丰毒品问题越来越严重。” 取证难 此外,警方办案难度不断增加。基层执法人员透露,陆丰当地,制毒水平与反侦查能力逐年提高,从早期利用麻黄碱制毒,再到利用康泰克提取麻黄碱制毒,后来到利用麻黄草制毒,目前又开始利用溴代苯丙酮制毒,制毒原料不断变化,要求现行法律与鉴定技术不断更新,警方取证难度不断加大。 麻黄草 在我国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等均有生长,属于干旱地区特有的多年生小灌木,属常用药材,是国家重点保护管理的野生固沙植物。 麻黄草中含有能导致中枢神经兴奋的麻黄素,食服后有飘飘欲仙的感觉。相传早在汉代,方士服食后就有成仙之感,备受方士青睐。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涂峰 谭林 通讯员 曾祥龙 韩胜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