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地市司法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网上检察院:江苏很流行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4-01-07
摘要:检察日报 网上检察院:江苏很流行 “范工”让诈骗犯大吃一惊 2008年6月30日,江苏省昆山市检察院受理了一起诈骗案。一个叫吴优飞的人,利用QQ聊天室寻找对象,然后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卖游戏点卡给客户,客户付钱之后,他再通过修改点卡密码将该账号锁死,从而达
检察日报


网上检察院:江苏很流行

 

 

 “范工”让诈骗犯大吃一惊

    2008年6月30日,江苏省昆山市检察院受理了一起诈骗案。一个叫吴优飞的人,利用QQ聊天室寻找对象,然后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卖游戏点卡给客户,客户付钱之后,他再通过修改点卡密码将该账号锁死,从而达到骗取客户钱财的目的。

    吴优飞被捕后始终不承认网上那个虚拟的名字就是自己,更要命的是现有证据也根本不足以证明网上那个实施诈骗的人就是吴优飞。整个诈骗活动全部依赖互联网完成,核心证据全部是电子证据。

    检察官发现,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都是通过QQ进行沟通,达成交易意向之后,买家则通过支付宝在线支付将货款转入卖家指定的支付宝账户,卖家则通过QQ将游戏账户及密码告诉买家,点卡交易就算完成。而被告人吴优飞,在进行点卡交易时,从未使用过自己的真实身份,被害人面对的始终是一个完全虚拟的卖家。

    这是昆山市检察院首次办理网络诈骗案,没有案例可以借鉴,对办案检察官来讲,是一次不小的考验。

    查办过程中,办案人员发现,吴优飞名牌大学毕业,是计算机领域精英,2007年因诈骗罪被浙江省苍南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如何证实这个虚拟的卖家就是本案的被告人吴优飞呢?由于最初接手此案的侦查人员并不熟悉网络,接到报案后只是程序性地作了笔录。直到检察机关将此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就是在案发一个月后才去取证,而此时被害人的电脑因为死机,将系统重装过了,原有的QQ聊天记录已全部灭失,而吴优飞更是在作案后,立刻将QQ聊天记录等与此相关的信息都删除了。

    呈现在检察官面前的证据,就只有双方交易的5个以HUADE打头的账户(该账户的注册资料为[email protected])以及支付宝的交易记录,而卖家的支付宝账号用的是“杜可范”的名字。“杜可范”是否就是吴优飞呢?如果不是,杜可范与吴优飞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检察官仔细审查吴优飞所有供述,发现他曾供认其在网上购买了一批支付宝的账号,“杜可范”正是其中之一。进一步追查,远在杭州的支付宝公司提供了该账号在案发当日的交易记录及IP登录记录,IP地址经核对来自江苏省淮安市,而作案期间吴优飞恰恰就住在其淮安的同学于某家中。但是,此时电信部门的服务器中,早已不再保存与该IP地址对应的宽带号或者电话号码,吴优飞之谜依然无法解开。

    展现在检察官面前的唯一的书证线索就是一个注册HUADE系列账户时,所用到的[email protected]邮箱,这一邮箱地址同时出现在吴优飞与其淮安同学于某互发的邮件中。而于某证实,案发前一段时间,吴优飞在于某家中住了一两个月,吴优飞曾经购买了一批支付宝账号,还让他协助修改过该批支付宝账号的信息,其中就有“杜可范”这个账号,而吴优飞通过电子邮件将该批账号发给过于某。

    审查到这样的信息,让办案检察官兴奋不已。昆山市检察院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其中不乏网络高手,该院技术科的范文存就是其中的一位,人称“范工”。在“范工”的技术支持下,办案检察官连夜对于某的电脑进行彻底检查,终于发现被害人赫然出现在吴优飞的客户名单中,更意外地在该电脑中查获了“杜可范”等一批支付宝的证书及部分银行卡照片资料。充分证据证明“杜可范”就是被告人吴优飞。

    下一步检察官必须要弄清的是:吴优飞盗回的6个账户内到底还剩多少张点卡呢?这个问题关乎量刑,必须查清。

    办案人员再次到上海九城公司取证,“范工”直接指导该公司的网管对九城公司的后台数据库进行检索取证,最终彻底查清了涉案的6个账户从注册、找回密码及解锁直到最后充值的全部过程,从而完全证实被害人所作的陈述。

    在法庭上,“范工”作为技术人员出庭支持公诉,面对吴优飞的全盘翻供,“范工”不慌不忙,层层剥离,所出示的证据让吴优飞大吃一惊。他没想到检察机关竟然有比他更强的高手,终于低头认罪。

    不可逆转的信息化浪潮

    检察机关利用QQ记录锁定犯罪嫌疑人,这在以前可算是个新鲜事儿。但如今,这已经不算什么稀奇事。

    江苏省检察院检察技术处处长赵晓春曾经用过一句网络流行语形容信息化浪潮,这个时代如果不懂不用信息技术,只能说明你OUT(出局)了。当信息化“遭遇”检察业务需求,“网上检察院”应运而生。

    “行不行,网上见。”这是近年来流行于江苏检察干警间的一句口头禅。

    检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紧随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雏形还要追溯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作为信息化起步较早的江苏省检察机关,信息化的探索步步推进。

    早在1998年,互联网刚刚在中国萌芽时,南京市检察机关就已经率先展开信息化的探索。鼓楼区检察院第一个在全省开展多媒体出庭示证,将物证通过投影的方式展现于法庭,清晰、直白的效果使得指控犯罪更加有力。

    两年后,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提出检察机关要加大对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力度。

    此后,全国检察机关的信息化迅猛发展。200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实施了“全国检察机关一级专线网数字化改造工程”,实现了高检院和32个省级院之间的数据、视频和语音“三网合一”的功能,2005年又实施了“全国检察机关一级专线网升速扩容一期工程”,进一步提高了一级网的网络传输带宽。各地检察机关都趁势而上。

    10年前,计算机在检察院还是“稀缺品”,如今,全国检察机关局域网建成率达95.7%,专线网覆盖率达93.3%,联入检察专线网的终端近20万台。

    江苏是全国检察信息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典型。

    从最初的全省检察机关14台电脑,到如今办公、办案软件全面应用于各项检察业务,江苏检察信息化始终不离“应用”两字。这场正在发生着的变革也深刻地影响着检察官的行为方式与内心世界。

    截至目前,江苏省检察机关用于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总额达3亿元,全省各级检察院信息化建设达到4个100%,即局域网100%,专线网100%,电视电话会议系统100%,专线电话100%,二、三级检察专线网带宽均达10M以上,所有省辖市院和半数以上基层院建成了全高清电视会议系统,超过70%的检察院建立了互联网网站。

    网上办案、同步录音录像、远程视频会,这些十年前不可想象的技术手段如今在江苏检察机关的130多个基层检察院中,已经普及,并且成为很多检察官日常办案得心应手的方法和手段。

    据介绍,江苏省检察院检察技术处现有工作人员24名,其中10名专职搞信息化。全省13个省辖市检察院都设立技术处,有68个基层检察院设立技术科。目前全省从事检察信息技术人员342名,其中专职254名。

    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既要懂技术又要通晓检察业务,这与外面的软件设计人员有很大不同,他们不炫技术而是讲实用,讲协助侦查、突破案件的能力。检察信息化孕育出许多知名人物,苏州市检察院技术处处长顾烈驹就是代表。从沧浪到吴江再到市院,他把信息化的种子不断传播。如今的吴江检察院,已经在自行开发办案软件上在江苏先行一步,反贪线索评估系统软件的开发在解决反贪案件的案源和加强内部监督上起到了强有力的作用。

    在吴江检察院,一个叫费强的检察技术干警名字越来越响。费强出名是因为他设计出很多贴合检察业务的软件,他也得了个“信息小子”的外号。

    一个核心两种方向

    “检察信息化不是拼技术而是重应用。”江苏省检察院的两任技术处处长都曾把应用的位置提得很高。

    在江苏,围绕应用这个核心,检察信息化形成了两大特色,两个代表分别是南京和苏州。检察信息化已经打出了品牌形成了规模,并且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最早、最全、最新是南京检察信息化的标签。

    经过10年发展,南京市检察院技术处处长张勇已经对“数据大统一”作出了展望,他说,这是今后一段时间南京市检察信息化的大方向。拿社会关注度极高的反贪来讲,形势日益复杂,侦查一体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建成覆盖各个执法机关的数据库有利于形成案件线索,有助于反贪侦查延伸触角。

    “数据大统一”正是全国检察系统信息化最前沿趋势。南京市检察机关的信息化眼光始终超前。

    如今,南京市检察院已经建成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检察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和职务犯罪大要案侦查指挥系统三大主干系统,涵盖了检察办公、办案、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方面,可谓全面。

    回顾10年发展历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办公向办案,由单兵作战到一体化信息共享,南京市检察机关的信息化一步一个脚印,坚实有力。

    1998年,多媒体示证开始运用于庭审,堪称南京市检察信息化的雏形。

    2003年,南京市检察机关完成了市区两级检察专线网和局域网的建设,开通了视频会议、电子邮件、信息发布等基础应用功能。硬件达标,信息化有了应用的平台。2007年,溧水天生桥侦查指挥中心成立,指挥监控、远程讨论、移动办案、定位跟踪四位一体。除了远程监控,数字侦码定位系统使用更是直接提高办案能力,让犯罪嫌疑人“无处遁形”。2006年4月投入运用后,侦码车通过定位,出动200多次,最远行程上千公里,抓捕82人,堪称追捕犯罪分子的“神兵利器”。

    与之对应,苏州的检察信息化走的是另一个路子。“活”是最显著特点。苏州的基层检察院在信息化的探索中十分活跃,以此推动上级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应用。

    在苏州沧浪区检察院,利用测谎技术屡破奇案;在昆山市检察院,QQ中也能固定证据锁定犯罪嫌疑人。在检察文化上,苏州检察院的电子杂志做得美轮美奂。

    以南京、苏州为代表,江苏检察机关的信息化紧扣“应用”的关键词,因地制宜打造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招数”。

    在无锡,检察机关开发出“追捕追诉软件”,增强了诉讼监督的力度;在南通,市检察院开发出考核学习软件系统,并将考核、学习任务落实在每一名检察官身上,以崇川为代表的基层检察院利用考核软件,结合一贯的优良培训传统,打造出闻名全国的人才高地。即使在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全程录音录像、高清视频等功能也基本实现。

    “说到底,信息化就是要用,用多了用熟了,被动被逼自然就转化成正常的习惯,而且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也会推着你去做。”赵晓春处长说。

    检察信息化的未来

    “在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潮下,每个检察官都要自觉树立起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自身履职能力的意识。这种意识和以前的‘一张纸一支笔’的工作、办案模式有根本区别,这也是现代检察官的必备条件。”

    赵晓春处长认为,信息化最终目的要达到检察官的个人理念的转变。每一个现代社会中的检察官都应该将信息化变成一种自发的愿望。

    几个月前,大丰检察院检察长就因为一件渎职案件的查办遭遇证据瓶颈,主动要求省检察院提供技术支持,进行数据恢复取证。

    在扬州市宝应区检察院,赵晓春看到50岁以上的老同志全部能够网上办案,既惊奇又欣喜。“一个经济欠发达的检察院都用得好,其他地方应该更没有问题。”

    信息化不是万能的,它自身也有缺陷,是柄双刃剑。最明显的地方就是信息安全和保密。信息化程度越高遭受黑客攻击、系统泄密的可能性就越大。

    目前,江苏省三级检察院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建成了内外网物理隔离,专用安全服务器,专业防火墙、网络防病毒体系、数据自动备份和恢复系统,为整个系统提供安全保障。

    赵晓春介绍,江苏省检察信息化下一步的目标很宏大。要加快建设全省水平同步、统一高效的办案网络平台,用现有的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增强法律监督效果。比如,抓紧建设省、市两级数据中心,丰富职务犯罪信息数据库、控告申诉举报数据库、诉讼监督数据库;通过与监管场所的信息系统联网,及时发现和纠正超期羁押、侵犯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等违法问题,加大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监督力度;通过网上远程侦查指挥、远程讯问、质量预警等系统,加强对办案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办案质量和办案安全。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