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统筹城乡交通 推进转型发展
统筹城乡交通发展的战略意义 统筹城乡交通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是按照中央领导指示推广应用嘉善经验,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实际行动,是推动浙江交通和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有效抓手。 统筹城乡交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浙江长期以来重视“三农”工作,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连续25年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而且与全省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基本同步。但我们也认识到,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我省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仍比较大,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差距依然存在,致使农村消费能力不足,造成需求结构的失衡,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交通作为城乡联系的纽带,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服务性,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统筹城乡交通发展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之间资源要素分配是不均衡的,长期积累必然导致社会的不稳定。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我省通过不懈努力也基本完成了公共服务在种类上对农村“补缺”的任务,但总体上依然存在公共服务“城多乡少”、“城优乡劣”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推进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交通是重中之重。一方面交通是人们“衣食住行”四大基本需求之一,另一方面交通条件具备后,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才能送下乡。实现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统筹城乡交通发展,使交通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改变过去交通投入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将公共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农村。 统筹城乡交通发展是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提高服务保障能力的内在需要。交通只有形成体系,才能真正“相交相通”,从分立的交通走向综合交通是交通现代化的规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城乡交通一体化是综合交通建设的重要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城乡交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形成了覆盖全省、陆海相连、省际贯通的高速公路网,干线公路畅通便捷,高级路面铺装率居全国领先,农村公路建设也突飞猛进。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省城乡之间的交通统筹水平较低,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和管理体制存在城乡分割现象,制约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推进城乡交通统筹发展,有利于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提高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能力,推动浙江交通由“基本适应”向“适度超前”跨越。 加快推进城乡交通统筹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是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也是推进城乡交通统筹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以方便群众出行为中心,以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为目标,加快推进城乡交通资源要素的合理布局,建设城乡衔接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发展城乡互通的客货运输服务体系,推动城乡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夯实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基础。加快我省“二纵二横”综合运输通道、国省道干线公路网的建设,为我省海洋经济战略,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金衢丽三大产业带发展提供交通支撑,促进四大都市经济圈和7个中心城市的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抓好通村公路建设的攻坚扫尾工作,确保到今年年底全省具备建路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上等级公路,并实现路面硬化。对少数不具备建路条件的行政村,通过“下山脱贫、整村搬迁、异地安置”来解决。继续稳步推进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同时,继续加大水上康庄工程实施力度,进一步改善海岛与涉渡地区群众的出行条件。 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要统筹考虑城市公交与城乡客运及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逐步构建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交通运输网络新格局。重点加快开通农村冷线和山区支线客运班线,提高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水平,并按照“路、站、运”一体化的要求,做到农村公路沿线停靠站、招呼站与农村公路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逐步提升车辆档次和服务质量,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大力发展农村交通物流,促进城乡经济交流和融合。依托日渐完善的农村公路、水路网络和农村客运站场体系,按照客运站、货运站、交管站“三站合一”模式加快货运站场布点和建设。同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城乡统筹的原则,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企业场地、公交站点、邮政等物流网络资源,发展小件快运、特色配送、货运专线等农村物流组织形式,逐步形成城乡衔接、方便快捷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为农民生活消费、农资下乡等服务。 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构筑城乡交通安全网络。树立“建设是发展,管理也是发展”的理念,认真贯彻《浙江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县为主”的原则,落实事权主体责任,将公路养护地方配套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抓紧管养机构和人员到位,切实做到有路必养、有路必管,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同时,加快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加大农村病危桥梁加固改造力度,提高农村公路安全畅通水平。 加快中心镇村的交通服务配套,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心镇、中心村是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是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的重要载体。要按照全省中心镇、中心村建设规划,及时调整交通资源的配置,打破以往以县城为中心的单一辐射状分布局面,使中心镇成为区域交通节点,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发挥融合城乡枢纽作用。同时,加快以中心村为重点的农村联网公路建设,提高中心村客运班线密度。 进一步健全保障机制 推进城乡交通统筹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需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加强工作保障。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在推进城乡交通统筹发展中发挥好决策的参谋、工作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规划先行,有序推进。要按照“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和运输方式一体化”的要求,加快编制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合理布局城乡交通资源。同时,及时编制农村公路、城乡客货运输发展等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城乡交通统筹发展的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科学安排项目建设时序,有序推进城乡交通统筹发展工作。 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各地要结合机构改革,立足本地实际,建立城乡一体的交通行业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工作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交通运输服务标准、监管体系、政策法规。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要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强化部门之间配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各方积极性,形成推进城乡交通统筹发展的强大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