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 香港特首曾荫权发表《施政报告》十大看点
“先租后买”助市民置业 《施政报告》首项提及的施政,是大众关注的房屋策。曾荫权指出,过去数年,私人楼宇供应量相对较少,售价上升,面对市场短期波动,比较可取是为有意置业的夹心阶层提供缓解措施,故推出“置安心资助房屋计划”。 该计划由港府提供土地予房协兴建“实而不华”的中小型单位,并以市价租予合资格人士,租约期最长5年,期间不会调整租金。按照计划,租房可在指定时限内,选择以市价购入原有单位、计划下的其它单位或私人楼宇,他们可获退还一半净租金,作为置业首期。 投资移民暂停买楼类别 内地投资者来港购买豪宅,成为豪宅楼价飙升的推动力。《施政报告》宣布,在投资移民计划中,暂时把房地产投资类别剔除,由今年10月14日生效。 保安局的资料显示,“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在2003年推出,申请人可在香港投资不少于600万港元的物业股票等资产,至今共批出7400多宗,而申请人去年在港购买的住宅总值超过52亿港元,按年大升七成二。 官商合作扶助弱势社群 针对香港贫富差距问题,曾荫权在《施政报告》中提出一系列措施扶助弱势社群,其中重点是首推官商合作、由港府与商界各出资50亿港元,设立100亿港元的“关爱基金”。 曾荫权表示,希望在综援计划以外,提供更多支持,帮助收入人士及弱势社群。 领高龄津贴离港限制大幅放宽 面对高龄人口剧增,长者福利政策成港府关注的施政重点。《施政报告》建议,将放宽高龄津贴(俗称“生果金”)的离港期限延长至305天,以及预留10亿港元延续或加强长者医疗券试验计划。 此外,港府亦会研究向广东养老的长者提供退休生活津贴,增加各类资助安老服务的名额,提供更多税务优惠鼓励市民与家中长者同住等。 交通津贴扩至全港 香港在职贫穷家庭数目持续增加,外出上班交通费高昂,为低收入家庭带来重大压力。为鼓励基层市民持续就业,《施政报告》推出“鼓励就业交通津贴计划”,资助全港合资格在职人士每人每月600港元交通费用。 书簿津贴倍增至千元 为协助清贫中、小学生购买课本和支付上学开支,《施政报告》建议,由下学年起大幅增加“学校书簿津贴计划”的定额津贴一倍,以改善低收入家庭的境况,预计涉及每年约1.2亿港元额外公共开支。 最低工资明年上半年实施 《最低工资条例》今年7月获立法会通过,《施政报告》提到,港府会尽快向立法会提交附属法例,订定最低工资水平,期望法定最低工资在明年上半年全面实施。 网上支援“隐蔽青年” 青少年面对失业失学等“双失”压力,只懂上网,不愿面对外界,变成“隐蔽青年”,成为近年香港社会一个新现象,受到社会关注。《施政报告》提出,因应青年人生活模式的转变,特区政府将透过“奖券基金”拨款,推行网上青年工作试验计划,透过互联网接触有需要的青少年,特别是边缘及隐蔽青年,以便适时提供支持。 “发水楼”设施宽免大减 近年不少发展商借引进环保及生活设施为名,推出“发水楼”。《施政报告》提出取消部份设施的宽免,包括降低停车场、露台、工作平台的宽免,并为多项仍享有宽免的设施加设10%的整体宽免上限,同时收紧兴建窗台的面积。 资助巴士公司购混合动力巴士 曾荫权在《施政报告》中指出,以现时市场供应情况及技术发展而言,混合动力巴士有望在短期内大规模取代柴油巴士。故此,港府建议全数资助专营巴士公司购置6辆混合动力巴士,在香港繁忙路段试验行驶,以测试运作效益,包括能否应付香港地形和气候的要求,以及收集营运数据。 曾荫权说,如果巴士公司有意测试其它更环保的巴士,例如电动巴士,特区政府亦愿意同样资助。(记者 黎金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