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
“家门口就有免费的律师” 广州荔湾区打造全覆盖无盲区法援网
“没想到家门口就有免费的律师,还帮我拿回了赔偿,有了法律援助,以后维权就有路走了!”从四川农村来到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打工的老王拿着赔偿款感慨地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外来工打官司难,不仅在于经济方面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不懂法律,不知道该通过什么程序维权。”荔湾区司法局局长何友汉告诉记者,荔湾区是广州传统商贸大区,外来务工人员有数十万之多。荔湾区近年来通过不断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消除服务盲区等措施,努力为困难群体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2011年以来,荔湾区法律援助处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6517人次,办理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案件598件,外来务工人员法援案件占区法律援助案件总数的80%以上。 荔湾区通过建设区、街、社区(联社)三级纵向法律援助网络,将法律援助延伸至全区212个社区(联社)和7个专业市场。同时,荔湾区司法局还通过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站点、发展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信息员,打造半小时法律援助圈,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就近、及时获得法律帮助。“我们还在工会、妇联、团委、残联等部门增设横向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加强与区总工会、劳动仲裁委及信访局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形成一张覆盖全区的网格化法律援助体系,确保法律援助早介入、快介入,实现了法律援助‘无盲区’。”何友汉对记者说。 来广州打工已经3个年头的老王,就是全覆盖法援网的直接受益者。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不久前,在花场做搬运工的老王装卸花卉时不慎摔伤右腿,但雇主不愿意承担赔偿责任,老王家因此陷入了困顿。老王看见家旁边有个法律援助工作站,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拨通了工作站的咨询电话。没想到,工作站的工作人员马上就上门了。通过工作人员的多番耐心释法说理,雇主当天就与老王达成了调解协议,并当场支付了赔偿金。 外来务工人员维权一怕贵、二怕慢。记者注意到,荔湾区法援处以“应援尽援,全程免费”为原则,开通“法律援助直通车”,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因工伤赔偿、水上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及群体性纠纷等6类案件,和已获得人民法院司法救助、正在享受民政部门救济等8种情况,法律援助均免于经济审查。对于其他案件,只要在广州行政区域范围且符合法律援助标准的,外来务工人员都可享受广州市民同等待遇,获得法律援助。 记者在荔湾区法援接待大厅看到,荔湾司法局不仅专门开辟了外来务工人员维权窗口,还开设了“法律专科门诊”,每天都有公职律师和社会律师“坐诊”,对涉及外来务工人员的讨薪案、工伤案等提供法律服务,并实行法律援助受理、批复、指派一天内完成,同一法律事项由同一律师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两个一"办案制度。 正在外来务工人员维权窗口签法律文书的清洁工李阿姨笑着对记者说:“对于怎么维权我一点都不懂,有法援律师帮我,心里就踏实啦!" 荔湾区还不断丰富援助手段,形成了以代理诉讼仲裁为主体,调解、代书、调查取证多管齐下的援助方式。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案件缺证据、时间紧的特点,法律援助以“调解优先”为原则,律师接案后,争取做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对于缺乏证据的案件,通过律师指导收集证据以及代理调查取证的方式,设法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某大型服装批发市场新旧物管更换,因担心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旧物管雇佣的200多名工人上街聚集。荔湾区法援处得知后,深夜安排法援律师到现场受理工人法律援助申请,连夜为工人们办妥了法律援助指派手续。接案后,办案律师加班加点准备案件材料,法援处积极与仲裁委沟通,争取快速立案、快速裁决。10天后,劳动仲裁委开庭审结案件。从法律援助启动到最后拿到赔偿,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200多名工人就获得了仲裁裁决款近500万元,没有发生聚集闹访事件。 记者了解到,2011年以来,荔湾区法援处办理法律援助群体性案件20宗,涉及610人次,挽回经济损失600万元。 (记者邓新建 通讯员胡启斌 王荷 广州11月14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