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某个阶段,四面受力,内心要宽裕才成,心若慌乱是做不成文的,成了也绝不深厚,绝不动人。——柴静 1、 傍晚时分,收到远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的素女的短信:一个人在操场散步,突然想你了。
几天前,她刚到北京报到,开始她帅气的研究生生涯,她说,北京已经变冷了,校园虽然很小,可是很漂亮,伙食也不错,舍友都很好,可还是想你了。
瞬间想找个墙壁靠一会。 就在这两天,秀敏跟我唠叨她的就业不如意以及现在的状态与猪无两样;
小霞偶尔怀疑继续读研的意义,叹息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弹珠跟我说打算辞职,不是嫌弃工资不是嫌弃公司,而是这个岗位会让她觉得对不起自己。
惜。已经在涨工资和升岗位了,也说她明年初打算辞职,去旅行。 而我,8月初离开报社,9月初开始一份新的职业。
我们,似乎显得浮躁。
2、 我还是很喜欢记者这个工作的,你不知道明天要接触什么人,采访中有什么挑战,必须保持紧绷状态,和不断的汲取大量最新信息。决定留在报社的那天,我在自己的笔记本写下“做一辈子的学生”,我那会还是那么希望以饱满的激情去应对高负荷的工作量。
至少,我会觉得生活很充实。即是为了充实,选择了以为须整日泡图书馆钻研案例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法学。 8个月,记者的生涯=8个月,始料未及。是在空间发表说说“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的第二天去请辞,让纠结了一两个月的辞职念头彻底画上句号。
从第3个月开始有稿酬,所有实习生中仅有的待遇,此后开始独立完稿,并且在第4个月开始兼编辑工作,采访部和编辑部老大甚至副总编也屡屡夸赞上手快,逻辑思维强,稿件质量高。一度以为会在这里扎根两年以上。
下定决心走人的那一刻是轻松的。跟素女说,压力之大,已无法用职业梦想去战胜不断衍生的负面情绪。不断的质疑,不断的否定,不断的受挫,不断的鼓舞——这些都是每天自己跟自己做的思想斗争,后几个月,用了近80%的时间和80%的精力在工作上。回到老家,很累地闷声坐着,老妈说,这份工作很累吧?别做了。
印象中有一个晚上睡梦中还在想着工作上的事,下半夜醒来朦胧中告诫自己“别想了吧,乖乖睡觉”,却在睡着后接着上一场梦。
雅君在那条说说后面评论“是的,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然后她也和我一起走人了。她面临的压力甚至比我大,因为她在报社半年了还没有待遇(Total和杨清甚至为了这点很认真地质问我,你好歹是学法的,你怎么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Emp是另一家都市报的记者,她说,她也有好几次一个人难受地哭泣。她比我勇敢,至今还在这个岗位,不过听说在试图考比较轻松的公务员。
我们,不是没有梦想的人,并曾用心去实践。 3、 辞职那晚给老妈打电话:我辞职咯,不在这家报社干了。
老妈:哦。我跟你说,你那个头发要去弄下,你看人家主持人就很有型….. -_-#“我跟你说,我辞职了,失业啦,失业啦” 老妈:知道啦。我跟你爸早就跟你说女孩子不要当记者那么累,考公务员实在点,只是你一直说要去,就不阻拦你,现在辞职了更好…..
考公务员?!
大二时候曾将它作为就业的唯一打算,甚至连大学期间哪一年竞选何种职务、争取哪年入党都一一规划,就等着大四来临,国公、省公、选调,总有一样能上。 直到有一天,在公交车上,移动电视上正播放新闻:有传言说厦门鼓浪屿将提高景区门票,是否属实,记者为此致电厦门鼓浪屿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心里默想,即使我只是一名法官,父母都觉得很自豪,若我是这个厦门鼓浪屿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父母肯定会觉得更了不得,甚至我也会这么以为,可是全国这样的职位千千万,在外人看不过苍茫一粟,用尽一生,只为这渺茫,有何意义? 于是,想通了:不求名利,不求地位,人生何其短,只想让这生过得无憾。
当记者是迈出的第一步,辞职是第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