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法律电影哲学伦理审视(三) ——《大卫·戈尔的一生》(又译《铁案悬谜》《绝命调查》《铁案疑云》) 这是一部由艾伦·帕克执导,凯文·史派西(《纸牌屋》的男主演)和凯特·温斯莱特(《泰坦尼克号》女主演)等主演,由美国环球影业于2003年初发行上映的一部法律影片。大卫·戈尔本是一名大学哲学教授,因哲学的思考成了一名坚决的死刑反对者,并且是反对死刑运动的“死囚守护者”组织的领导者,因此还上电视与州长就死刑的存废进行辩论,却因不能举例实证本州的死刑冤案而败北。同时,大卫的一位女学生波琳缠上已婚的大卫,努力和他发生了关系,却事后控告大卫强奸。罪名虽未成立,却使大卫名誉尽毁,妻儿分离。大卫从此沉沦,终日酗酒,哲学教授沦落街头打工度日。 更为不幸的是,一天,大卫志同道合的女友康丝坦斯·哈洛威被裸体缚绑、塑料袋罩头闷死在家里的厨房,体内有大卫的精液,厨房和塑料袋上到处都是他的指纹,多种证据证明大卫谋杀嫌疑成立,大卫被判死刑。死刑执行前,大卫把独家采访权卖给了因保护消息来源而入狱的著名记者贝茜·布鲁姆。不料,需要贝茜报道的,却是她意想不到的另类真相。 二、不同伦理的价值内涵 公元前399年,为了追求哲学真理,苏格拉底拒绝了弟子帮助其脱逃的计划,饮鸩服法。留下他影响千载后世的思想:我是被国家判决有罪的,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力和权威。为了法律的应有本义,苏格拉底以主动接受死亡判决的方式为自己的信仰殉道。而本片同样是一种为了追求法律的应有本义,用一种与常规伦理观念悖逆的死亡方式,去挑战现存的司法制度,演绎了现代版的信仰殉道。 1、尊重别人的生命是人类的基本伦理,对杀人犯的同态报复而处以死刑,同样是违背人类的基本伦理。这是本片至少是本片主人翁们形成并希望得以普世的社会伦理。那么“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曾经的伦理观念是否应该推导出政府可以“以暴制暴、以恶制恶”的伦理结论,是本片留给观众的思考价值。不可否认,死刑设立的背后正是这一伦理价值观念的支持,那么对这一观念的怀疑便成了死刑反对者的正当理由。基于这一基础,大卫·戈尔和哈丁州长在艾伦主持的电视节目《唇枪舌战》中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尽管哈丁州长在年轻时也是一名死刑反对者,大卫指出他在第一次竞选州长时也说过这样的话,算是击中了哈丁的罩门,但旋即被哈丁一句邱吉尔名言消解了:“如果你在30岁以前不是个自由主义者,那你不是个有激情的人。但如果你在40岁时还是个自由主义者,那你的脑子就进水了。”(翻译时避免了敏感词汇)大卫的方寸有点乱了,加上对和波林发生不正当关系的懊恼,便把一股怒气随性地发向辩论对手,对州长展开不留余地的步步紧逼,结果像事前准备时他的助手康丝坦斯担心的那样,哈丁忍无可忍之下直击大卫的死穴:“好吧,戈尔先生,我们就按你的规则来,说一个发生在德(本)州、因为误判被处死的人,在我的任期中大概处死了100多个人……不管多少人,说出一个名字就行,我会写下来,随便一个你能证明清白的人,你说出来,我立刻提出废除死刑的法案。”这一点恰恰是德州的死囚守护们全都无法做到的。也许就在辩论失败的这一刻,大卫开始了他的死刑漏洞的布局规划。 2、正常伦理是一种思维惯性积累的普遍规则,伦理规则的推导无论多么严丝合缝,都只能证明一种事实的高度可能性,而并不能证明事实的完全真实。因此,再严密的逻辑证据也不能肯定支持司法裁判的完全合理性。大卫作为哲学教授,他深谙这一点。康丝坦斯的频临死亡成了他们最好的布局,他成了最合理的杀人凶手,“三个不同的法庭都认为他有罪”。为了把自己的死刑冤案演得更好,他让他的死党律师贝刘把自己的独家采访权以50万的高价卖给在报道青少年卖淫案件中因拒不透露消息来源而藐视法庭入狱七天的记者贝茜·布鲁姆,并向贝茜倾诉:“我以前是州里主张废除死刑的领导者,现在我却被关在死囚牢房里,你不觉得事有蹊跷吗?”他努力让贝茜去寻找这起“秘密警察手法”凶杀案的幕后真凶,其真实目的只是让贝茜知道他是被司法制度误判了。因为根本没有所谓的真凶。当然,他选择贝茜的另一个目的才更重要:让贝茜成为他死后呼喊的喉舌——因为贝茜的正直不驯的名气和报导杂志的广泛影响力。一切,还是为了回应哈丁的证明,为了那个未曾结束的辩论,为了废除德州的死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