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记者 魏巍 实习生 田琦 “我出身农民,我知道农民工离乡背井外出打工的艰辛;我也知道,农民工辛苦一年却拿不到血汗钱对他的家庭意味着什么;我更知道,农民工遭遇工伤而得不到任何赔偿,他以后的人生将面临怎样的困境。因此,我更懂得做好一名农民工维权律师的意义,帮助他们是我无悔的选择。” ——时福茂 时福茂作为普法志愿者代表 ·嘉宾简介 时福茂:1974年出生,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益法律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律师协会农村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 他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全国优秀律师”“首都慈善行为楷模”“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为培养年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他曾数十次到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推广农民工维权经验和公益法理念;他曾多次被邀请到央视《今日说法》、央广《中国之声》等国家级媒体做节目,宣讲法律知识;现在仍坚持每周三在中午央广播《举案说法》直播。 ·时福人生格言:实事求是,实话实说。 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是很正常的事。法律服务的收费标准不尽相同,有时差距很大,俗称律师的“身价”。本期专访嘉宾时福茂律师的“身价”有些特别,他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不收取费用,却被称为“身价九千多万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身价”还将继续水涨船高。 这么高的“身价”,时福茂却坚称自己就是“农民工”。原来,他的“身价”是指他亲自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逾3000件,帮助农民工实现执行款项总计9000多万元。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家庭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十几年来,时福茂律师全心投入到农民工法律援助事务中,带领团队成员共解答法律咨询4万余件,涉及15万人次。他所辅导的农民工普法学校,举办讲座200余场,免费培训农民工1万余人次,培养各地农民工维权志愿律师近2000名。 我的家乡 “河北威县是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 时福茂在工地 进入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满墙层层叠叠的锦旗扑面而来。这里的每一面锦旗都是一颗跳动的心,里面盛满了感激和歌颂。致诚人常常对这些心说:“别送锦旗了,留下做锦旗的钱给孩子买些文具。如果实在想表达谢意,写封感谢信就好,我们会把信装在卷宗里好好保存。”但锦旗还是一面面地在墙壁上挂了一层又一层…… 致诚的办公室陈设十分简朴,记者却觉得这是自己见过的最“豪华”的律师工作环境。就在这里,让我们听听时福茂律师的故事。 时福茂出生在一个既著名又不被人熟知的贫困县——河北威县。说起威县,许多人会觉得陌生,但说起义和团运动,难免心让人潮澎湃,而威县就是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 威县是个国家级贫困县,时福茂律师出生的村子亦是个贫困村。虽然出生在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时福茂的童年并没有因为贫穷而显得不快乐,相反地,他现在仍旧怀念那种无拘无束的童年时光。 “我至今仍然记得,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是在生产队牛棚里度过的,三四年级在村的天主教堂里上课,直到小学最后一年,我们才有了真正的教室。” 时福茂律师回忆着。教堂里的那口铜钟应该是很古老的,整个村子都要听钟声判断时间。钟声一直伴着时福茂的童年生活。他说,每天起床、上学、上课、下课、放学,都会听到钟声。那时的课余生活丰富而充满童趣。时福茂的小学和中学是玩过来的,除了帮父母干农活,就是和小伙伴们玩耍,经常要耍到掌灯时分,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时,才会想起回家。时福茂律师怀念夜不闭户的社会治安环境,怀念夏天光着屁股在河沟里嬉戏,怀念捉麻雀、捉虫子、捉蝉时屏住呼吸的紧张,怀念井水清凉甘甜,怀念家里的鸡飞到十几米高的树上睡觉时的模样。“现在的鸡都不会飞了。”时福茂律师的一句惋惜将我们拉回到现实。 儿时的时福茂立志要当一名可以改变世界的科学家,但他的成绩在全村的孩子中只属于中等。“虽然我是当年村里唯一一个上高中的孩子,但我不是最聪明的更不是最优秀的。在那个年代,成绩最好学生都去上中专了,考不上中专的学生才会去读高中。” 原来,当时流传一句话,“高中毕业生,干啥啥不中!”多数没考上中专的学生都没有机会读高中。幸运的是,时福茂的父亲极力赞成孩子读书,成就了今天的时福茂律师。 飞行员梦碎 “为穿警服学法律” 虽然成绩不突出,时福茂律师仍有自己可以骄傲的资本。 时至今日,农活他仍样样会干。时福茂律师说,他当年在村里干农活也是有名的,孩子中他的扬场姿势最标准,常受村里的老人们表扬。义和团领袖赵三多纪念馆建在时福茂律师的家乡,习武是当地的一种风气。时福茂从小和哥哥一起习武,练就强壮的身体和协调的动作,在上高中军训时,他是方阵的排头兵。 转眼高三,尚武的时福茂对决定报考飞行员,“当时没想别的,只是感觉穿军装很帅,读书时还不用家里出钱。”初试一切顺利,成为一名飞行员学员几成定局之际。岂料,在最后一次身体复检的前几天,爱踢足球的时福茂在踢球时不慎眼睛受伤,“眼底充血”使他与飞行员这一职业擦肩而过。时福茂只好带着当一名法官也不错的理想,阴差阳错地报考了能穿警服的河北司法学校。毕业后,时福茂若想留在法院系统就只能回到威县工作,但父亲决意要读了大学的儿子留在市里工作。1995年,希望留在邢台市工作的时福茂被分配到邢台市粮食局工作,当时的大学生都要到一线进行锻炼,邢台市粮食局将学法律的时福茂分派到面粉厂保卫科工作。在面粉厂,时福茂了解到,面粉厂一线工人的工资是保卫科的一倍还多,他便主动要求调往面粉生产一线做一名三班倒的生产工人。那是一份看来容易做起来很有技术难度的码面垛的工作,制粉机器平均每3秒钟出一袋面,时福茂在8个小时工作时间内,不停地将面袋码好垛。许多生产工人的指甲都被磨得脱掉了,而从小干农活、练武术长大的时福茂,不但身强体壮,干活也很讲技巧,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硬生生地将三班倒的工作合格地完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