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

旗下栏目:

“小包公”e断案——吉林电子法院一年探索纪

来源: 新华社 作者:苏明龙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6-12
摘要:新华社长春6月11日电 题:“小包公”e断案——吉林电子法院一年探索纪实 新华社记者 法庭现场空荡荡,法官、当事人、律师在网络聊天室里“隔空庭审”,立案、阅卷、质证、庭审、执行等全部在线完成……立案登记制改革后,各地法院“案多人少”矛盾进一

新华社长春6月11日电 题:“小包公”e断案——吉林电子法院一年探索纪实

新华社记者

法庭现场空荡荡,法官、当事人、律师在网络聊天室里“隔空庭审”,立案、阅卷、质证、庭审、执行等全部在线完成……立案登记制改革后,各地法院“案多人少”矛盾进一步凸显。作为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吉林省法院系统探索建立了电子法院平台,于2015年6月19日起正式启用。

截止5月1日,吉林电子法院网上立案64270件,审结29233件。曾经让人跑断腿、磨破嘴的诉讼程序,在“互联网+”时代搬进网上的电子法院,变得更加高效、公开。

立案:过去跑断腿,如今一键结

【过去式】王辉是吉林松城律师事务所律师,每次代理民事经济纠纷案件,立案都令他焦头烂额:首先要提交起诉书和包含10多样材料在内的证据,随后,法院立案庭法官对材料进行审核,材料、证据不齐全的需进行补充,7天内审核完毕后办理立案手续,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完成立案、缴费过程理论上需要7天左右的时间。

王辉说,农村经济纠纷案最“头疼”。“很多农民文化、法律素养不高,补充证据、准备文书只能靠自己一趟一趟‘下乡’办。一般的案子,仅为立个案就得往返村屯和法院两三趟,7天远远不够。”

【现在式】吉林电子法院供当事人、律师、法官三类实名注册用户使用,王辉这样的律师们使用发放的“电子令牌”登陆。在网站上,“打官司”全过程一目了然,按部就班操作即可轻松完成。

不久前,王辉通过吉林电子法院为一起因化肥质量问题引发的经济纠纷案件进行网上立案,在电子法院客服“小包公”的提示下,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一网搞定”。

王辉的立案申请包括选择类别、填写立案信息、选择法院、上传诉讼材料等6个步骤,其中扫描上传诉讼材料耗时最长,也只用了40分钟,然后不到半天时间便通过了审核。

审核通过后,律师可直接使用网银、支付宝或微信支付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缴费成功后,王辉接到了电子法院系统通过短信发来的立案编号,立案程序就完成了。

庭前准备:过去当面辩论,现在“网聊”质证

【过去式】质证环节是指当事人及代理律师针对对方举证进行质疑、反驳和补充,最后供法官裁决。过去,“打官司”的质证环节大都在庭审中当面完成,耗时较长且效率不高。另外,庭前准备时诉讼双方及法官彼此间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也容易影响审判公正。

【现在式】电子法院将举证、质证环节前置,法官使用电子法院随时随地网上阅卷,当事双方及法官通过电子法院的三方可视平台“网聊”举证、质证。“聊天室”内,原告的字体为红色,被告为蓝色,法官为黑色。双方可对有异议的证据当场提出,而法官只需在开庭时调出三方平台上的证据和质证意见,经过原、被告确认即可。

完成立案几周后,在吉林省蛟河市法院庭审现场,王辉和当事人参加庭审。“由于庭审前双方已在线做足‘功课’,庭审只持续了28分钟,和过去动辄数小时的庭审相比可谓天壤之别。”蛟河市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李斌说。

庭审结束后,王辉的委托人、蛟河市黄松甸镇农民段某说,虽然“打官司”的结果并不令自己满意,但对审判、诉讼的公正性却比较认可。“所有的证据、材料都‘晒’出来,原告、被告都能看到,谁都没法整‘猫腻’!”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吕洪民介绍,通过电子法院系统的三方可视诉讼界面,诉讼双方的诉求及提交的每一份证据,三方都能同步看到。当事人避免了与法官直接接触,压缩了司法腐败空间。

隔空庭审:过去相聚一堂,现在远程庭审

【过去式】庭审一直是“打官司”最关键环节。原告、被告及律师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展开“唇枪舌剑”。有时,诉讼双方在异地,律师业务繁忙,经常天南地北。因此在指定的时间、地点一起参加庭审并不容易。

【现在式】通过电子法院的云会议远程视频系统,相隔千里的诉讼双方,也可以实现“隔空庭审”。这种“隔空庭审”从一般民事案件逐步扩展至部分刑事、行政案件,节省了诉讼时间提高了审判效率。

3月21日,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审理一起涉嫌诈骗二审案件的庭审现场出现了“奇观”:被告席空无一人,审判员、律师紧盯电脑成了“低头族”。

这是该法院使用电子法院远程视频系统进行的“隔空庭审”。被告徐某某在外地看守所的远程视频询问室陈述上诉理由,法官听取后进行合议庭评议。庭审笔录电子文档传输至看守所由被告人确认签字。“‘隔空庭审’可以避免羁押途中的风险,减少提讯羁押被告人的时间。”吉林市中院刑二庭庭长付瑶说。

去年10月,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通过电子法院开庭审理一起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此次庭审的诉讼双方分别在北京、长春两地。电子法院云会议系统为法官、双方当事人提供在线远程视频通话、材料展示、交换文件等功能,还支持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确保了庭审的公开透明。

司法执行:过去执行“老大难”,现在“老赖”“一网打尽”

【过去式】执行难是近年来各地法院工作的“老大难”。很多案件宣判后,判决结果得不到执行。这既不利于维护胜诉方的合法权益,更有损法律的权威。

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确立了委托拍卖机构进行司法拍卖的原则。但一些地方贬值拍卖、暗箱操作、围标串标,直接造成申请执行人利益受损,加剧法院的执行难度。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张启文介绍,个别法官与拍卖机构相互勾结,司法拍卖已成为执行领域腐败高发区。

【现在式】吉林电子法院与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相互连通,将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老赖”信息予以公布,同时系统与民航、铁路、金融系统联网,通过网络平台冻结“老赖”账户,限制“老赖”乘坐高铁、飞机,入住高档酒店、银行贷款。

2015年,吉林省临江市某矿业公司在与山东某企业的诉讼中胜诉。官司赢了,但胜诉方却乐不起来:对方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赔款。临江市法院执行局工作人员使用电子法院查询到其账户中有一笔款项前一天刚刚打入尚未转出。工作人员立即通过电子法院网络平台直接冻结该账户,并前往当地顺利完成了款项扣划的执行。

电子法院与淘宝网等平台合作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将法官与拍卖过程全程隔离,切断寻租空间。2015年,吉林市一个评估价209万元的采石场通过电子法院网络司法拍卖,在网上经过34609次围观,110次出价后,以1179万元成交,溢价率高达563%。“电子法院网络拍卖不仅公开、公平,还能提高拍卖效益。”张启文说。(记者王存理、周立权、吴昊、高楠)(更多报道请扫描新华社摄影部所发二维码并关注“新华全媒头条”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苏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