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

旗下栏目:

总理点赞广东:只要给政策就能淘出“金”来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3-18
摘要: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16日闭幕。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称,广东经济社会各项指标均处全国前列,体现出广东人能干、会干。广东人不仅有“敢为人先”的精神,还有“无中生有”的本事。只要给一个政策,哪怕没配套资金,也能从中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16日闭幕。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称,广东经济社会各项指标均处全国前列,体现出广东人能干、会干。广东人不仅有“敢为人先”的精神,还有“无中生有”的本事。只要给一个政策,哪怕没配套资金,也能从中淘出“金”来。

年仅36岁的深圳经济特区,无疑是说明广东“敢为人先”“无中生有”的极佳样本。无论是科技创新力量在深圳的快速崛起,抑或“特区中的特区”前海在多个关键领域的探路破冰,均能很好地诠释深圳人的“淘金史”。

1.深圳科技创新加速向引领式创新迈进

新经济总量超越北京的秘诀

在年仅36岁的深圳经济特区,一大批企业快速成长、走向世界——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最大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商比亚迪、最大的即时通信服务商腾讯、最大的基因测序机构华大基因、最大的超材料研发机构光启研究院,还有大疆创新、柔宇等一批迅速崛起的新生力量。

3月初,财新智库莫尼塔与国内金融大数据公司BBD(数联铭品)推出的新经济指数显示,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广州位列城市新经济热度排名前五位,其中,深圳新经济总量的排名超过北京。

“鼓励创新和包容失败在这里同等重要”

大疆创新可以说是“敢为人先”“无中生有”的典型。业内人士评价说:“大疆是无人机行业的领头羊。不能说没有大疆就没有无人机,但至少整个行业会迟到数年。”

“2011年至2015年,大疆在全球的销售额增加了近100倍。据第三方统计,全球每卖出10台消费级无人机,就有大约7台来自大疆。”大疆创新副总裁王帆近日告诉记者,大疆2006年创办,近10年来员工数量已从不到20人增加至4000多人,其中1300多人是研发人员,是全球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无人机研发团队。

最近,大疆创新迎来了10余家中外主流媒体记者的采访,多名记者好奇地问:为何大疆能够在深圳获得成功,而不是其它地方?王帆说:“我必须真心实意地为深圳说几句好话,深圳特区最明显的文化就是包容。这里将鼓励创新和包容失败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无数企业诞生和倒下,才能培育出一批在金字塔上不断上升的企业,宽容、开放的创业环境是大疆扎根深圳的原因。”

近年来,越来越多像大疆一样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在深圳崛起。过去一年,凭借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的贡献,深圳经济“逆流而上”:全市生产总值高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8.9%,增幅分别比全国和全省高2.0个和0.9个百分点。经济指标上扬的同时,深圳灰霾天数却达到23年来最少,单位GDP能耗达全国最低。

一项数据印证着深圳创新企业的活力:去年,在全国外贸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深圳“智造”却加快抢占全球市场,带动外贸出口连续23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其中,无人机出口额达人民币30.9亿元,比2014年猛增7.2倍。

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去年底发布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上,深圳凭借领先的创新优势,一举超越北京,跃居第三名,直逼第二名的香港。而在成长竞争力排名上,深圳位居榜首。

“全球代工厂”变成创新成果转化中心

财智BBD新经济指数(beta)覆盖了节能与环保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新技术服务与研发业、金融服务与法律服务等九个类别,共111个行业。

在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主导力量,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28.2%提升到2015年的40%。凭借对创新战略的坚持,在经济新常态下,2015年深圳各项发展指标逆势上扬——生物、互联网、新能源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渐成规模,产业增加值超过7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高达40.0%;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五大未来产业规模已超4000亿元,成为新增长点。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深圳大、中、小企业、科研机构更好地进行创新联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有了更加活跃的空间。前不久亮相央视春晚、元宵晚会的深圳机器人企业优必选,就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国内外科研机构联动创新,研发出的机器人产品代表了国内人形机器人的先进水平。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交建议,呼吁从国家层面支持深圳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创新中心。他在建议中说,“十二五”期间,深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创新,科技创新加速向引领式创新迈进。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越英、法等国,达1.3万件,占全国46%。4G技术、超材料、基因测序、新能源汽车、3D显示、无人机等领域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沿。

事实上,深圳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地位正在发生转变。如在超材料领域,成立仅五年多的光启已在全球打造了一个由光启主导的全球创新共同体,从全球引进最顶尖的创新、创业者加入,靠着“原创”的力量引领超材料行业发展。截至今年年初,光启的专利总量已突破3200件,占全球超材料领域过去10年专利申请总量的八成多。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主任李大维指出:“以往苹果和富士康的关系正在被打破。”这种改变之所以发生,不仅得益于深圳的创业氛围、产业链优势、宜居环境、政府服务等,也由于深圳近年来有意识、有计划地推出了诸多政策吸引人才,曾经的生产制造中心悄然转变成全球最快的设计、创意成果转化中心。

2.六大关键领域探路破冰

前海贡献了哪些“全国首创”?

在改革开放的初创实践中大胆探索,推出一系列复制推广到全国的改革开放新举措——30多年前,“蛇口精神”是改革开放的旗帜。而在今天的特区,“前海精神”正成为深圳乃至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象征。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肩负“试验田”和“桥头堡”的重任,被寄予厚望。

记者梳理发现,前海在过去几年间围绕国际经贸规则、金融、法治、人才、深港合作、体制机制等关键领域探路、破冰,贡献了一批“全国首创”的改革创新成果,为形成法治化、国际化和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1.国际经贸规则创新

在全国率先实现“港区一体化”运作模式。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港口、保税港区分属不同海关关区情况下,通过实施报关单与舱单两位关区代码匹配,实现同一主管海关辖下不同港区、不同关区代码项下货物自由选择通关手续办理地点,从而使不同港区进出的货物可在同一海关、检验检疫部门申报、审核、查验、放行,真正实现“数港如一港”,大大提高了自贸区货物通关效率。

责任编辑:国平